
迪尔曼·克瑞恩铂金印相原作展在京开幕
2016 年 11 月 26 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主办,包商银行协办的《光之炼金术——迪尔曼·克瑞恩铂金印相原作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美国摄影家、铂金印相工艺专家迪尔曼·克瑞恩出席开幕式并举办专场学术报告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主席李前光,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原成员宋明昌,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李玉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中国文联权保部主任暴淑艳,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尼跃红,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 (集团) 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驻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宏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企工委主任张晓宾,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公共事务司官员凯蒂·克瑞斯、宋晓涛、著名电影电视艺术家梅婷等文艺界、摄影界专家学者,及等新闻媒体记者共 600 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克瑞恩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专场学术报告会,与中国摄影人分享交流铂金印相工艺的创作经验和感受。


本次展览展期为 11 月 26 日——12 月 4 日,展出的 100 幅作品全部是迪尔曼•克瑞恩本人签名确认的铂金印相原作,具有高度艺术鉴赏价值。
克瑞恩先生知识渊博,对摄影艺术的追求近乎苛刻,其作品影像表现力、视觉冲击力极强。无论实地拍摄和后期制作,都体现出国际一流摄影大师精湛的技艺,国内众多摄影人对这位铂金印相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主办单位介绍,铂金印相工艺从 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是少数对影像工艺制作有较高要求的摄影家所一致推崇的传统摄影手工印相工艺,至今仍有部分当代摄影家钟情于此工艺而进行个性化创作。铂金印相工艺属于铁盐影像系统(区别于银盐影像),采用稳定性最强的抗氧化贵金属铂金,以手工涂布感光材料、接触印相的方法获得“铂金照片”。现在的影像艺术家在传统铂金印相的基础上,以钯金来作部分替代,形成了反差可以调控的“铂金/钯金照片”,其图像稳定利于长期保存。铂钯印相的影像在暗部与高光区域比银盐影像有更为出色的影调表现,其可以调节的反差控制技术,令画面质感细腻,层次丰富且过渡自然。铂金/钯金印相因其独特的视觉美感和超长的稳定性而成为世界影像收藏市场的珍品。
迪尔曼•克瑞恩(Tillman Crane)1955 年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本科就读于田纳西州玛丽维尔学院艺术学,主修历史和宗教,1990 年获新泽西州纽瓦克特拉华大学摄影专业硕士学位。迪尔曼•克瑞恩 80 年代初期开始拍摄并专注于大画幅摄影,师从约翰•塞克斯顿(John Sexton)。他与布列特•韦斯顿(Brett Weston)、约翰•塞克斯顿、保罗•卡波尼格罗(Paul Caponigro)等中国摄影人所熟知的摄影名家,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他的摄影作品被卡内基视觉艺术中心、范斯沃斯艺术博物馆等十余家文化艺术机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