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科技 “奇兵” 助力快递企业战在 “疫” 线
从物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智能迭代到产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技术已驱动物流行业从 “大而重” 变得 “举重若轻”。大数据备货、机器人配送、无人机运输……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科技力量也在物流、快递企业抗疫物资运输及快递配送中得到展现。
机器人、无人机助攻无接触配送
2 月 6 日,在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上,一台神秘装置从京东物流仁和站出发,沿着街道一路前行,灵巧地躲避着车辆和行人,穿过建设二路路口,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完成这一任务的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

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和人、供应链能力联合组成了京东物流的三大 “必杀技”。疫情爆发后不久,京东物流及时开展在疫情核心区武汉的智能配送筹备工作。随着智能配送机器人规模的扩大,后期这些特殊 “逆行者” 将为更多武汉地区医院提供必要物资的配送。
同时,对于已隔离的医院、小区,如有需求,京东物流也将考虑通过配送机器人来提供物资运输与配送,让物流科技成为抗击疫情的一支奇兵。
顺丰的科技力量也在此次抗疫物资运输中得到展现。2 月 12 日,顺丰速运安排了 3 架顺丰方舟无人机,为武汉金银潭医院投送防疫物资,无人机当天货物运输 18 架次(往返),总载重 70kg,共 27 件,一架无人机单程运送过程仅需 7 分钟。

无人机配送的加入,一方面可以有效消除道路限行和小区封闭等因素的影响,降低配送时间,将紧急物资在最短时间送达指定地点;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配送人员与医务人员的面对面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大数据、智能化等贯穿全供应链
配送只是满足应急物资送达以及消费者日常生活品配送的最后一环。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技术将成为全球物流行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末端配送的智能化、无人化,在供应链能力背后,数字供应链、运力优化布局、大数据等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每一个环节,技术都不可或缺。
从京东集团了解到,要保障春节期间全国近 300 个城市和上千核心区县的照常下单、上门送货服务,京东物流春节前通过大数据预测和分析,在全国超过 650 个仓库中储备了近 8 亿件商品,包含生鲜食品、春节礼品、日用百货、家电 3C、冬季防护用品等,这些物资成为初期物资调配的坚实基础。
在前置仓储、分拣环节中,京东物流的 “亚洲一号” 智能物流园区、智能分拣、智能打包设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机器人工作的形式,完成无人工接触物品出库,大大降低病毒传播可能性。
记者了解到,京东物流相继在全国建成并投用了 25 座 “亚洲一号” 智能仓群。在武汉,智能化、储存量高、订单处理能力强的武汉 “亚洲一号” 物流仓储中心在此次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分拣能力超过百万单,效率是传统仓库的 5 倍多。1 月 24 日上午,京东宣布向武汉市捐赠 100 万只口罩和 6 万医疗用品,首批物资仅用 7 小时就送达医疗一线。
此外,在供应链能力的保障下,火神山需要的大量口罩,京东物流仅用 4 小时就调配完毕,急需的医疗物资 17 个小时就已从广州抵达武汉。
航空货运为各地物资打通最快通道
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具有独立航空运输能力的民营快递企业,顺丰的航空货运也是防疫物资运输生力军。
1 月 24 日,顺丰航空首个防疫物资运输航班从深圳起飞,这也是国内首个 “逆飞” 武汉的驰援航班,“杭州-武汉” 驰援专线也同步开通运行。1 月 25 日,顺丰为疫情相关物资的运输打开绿色通道。自 1 月 24 日以来,顺丰航空增开多个国内、国际航班,波音 757、767 及 747 型全货机悉数投运,为防疫物资的运输备足运力。截至 2 月 19 日,顺丰航空货运航班已全面复航,日平均班次达到 120 个。

2 月 14 日,内蒙古自治区支援湖北的第一批猪牛羊肉通过顺丰全货机送达湖北武汉。还有山东的馒头、云南的三七、贵州的刺梨,各地支援物资通过顺丰快递源源不断地运入湖北。
顺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全货机运输外,顺丰速运国际也全力承运来自海外组织、境外中国企业及个人发往国内的医疗防疫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
在运输医疗防疫物资方面,截至 2 月 19 日,顺丰承运来自海外的各类医疗防疫物资累计达 801 吨,涉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等 28 个国家及地区。
近期,顺丰正紧锣密鼓复航国际航线,以助力跨境企业复工复产。(推广)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