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日

江城一日

江城武汉,在过去一个多月里一直是国人心中最记挂的地方,患者在新建的医院里住的怎么样?医护人员是否依旧疲惫不堪?居民的生活怎样继续?日夜不停的建设工地进展如何?

我们联系到了四位身处武汉的新华社摄影记者,通过他们的采访拍摄,从几个侧面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不同人在不同地点度过的江城一日。

方舱之夜(摄影:肖艺九)

武汉体育中心曾是去年军运会的主会场,现改建而成方舱医院,用于收治确诊新冠肺炎的轻症患者。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 “红区”(“红区” 是抗疫医院中重症隔离病房的别称)不同,但这里同样也是疫情战斗的主战场。

2 月 17 日拍摄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2 月 17 日拍摄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2 月 17 日,来自江苏医疗队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做检查
2 月 17 日拍摄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移轴镜头拍摄)

天使在休息(摄影:才扬)

目前,全国累计派出将近三百支医疗队,共三万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他们和武汉本地的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并肩作战,守护健康,捍卫生命。疲惫,是他们这次的 “必修课”;乐观,是他们不打败仗的 “杀手锏”。

2 月 20 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一名护士在休息室更衣时因为马上就要下班了就开心地手舞足蹈
2 月 20 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两名护士在干净的休息室更衣准备下班
2 月 20 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一名护士在休息室更衣时摘下口罩
2 月 20 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一名名护士在干净的休息室更衣准备下班
2 月 20 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一名护士在干净的休息室用棉签清洁耳朵,这是她们每天从病区出来必做的事情

阳光下的日子(摄影:熊琦)

2 月 15 日,武汉迎来了鼠年的第一场降雪,瑞雪兆丰年,瑞雪能抗疫,当地的居民们对这场雪是欣喜的。大雪虽然带来了降温和地面湿滑,但雪后却迎来了久违的阳光。阳光依旧在,生活继续来。

2 月 16 日,在武汉市起义门社区,一位市民经过一条防疫标语
2 月 16 日,在武汉市起义门区,一位市民正在门口晒太阳
2 月 16 日,在武汉市起义门社区,市民在露天档口购买蔬菜
2 月 16 日,在武汉市起义门区,市民在街道内通行
2 月 16 日,武汉市起义门区,几只小狗在晒太阳

不停转的工地(摄影:李贺)

除了医护人员,在这次抗疫的 “战斗” 中,同样至关重要的就是参与新建医院的工人们。如果没有他们夜以继日的 “神速” 建设,也不会有那么多患者得到及时的收治。武汉的冬季是很阴冷的,而有他们身影的工地永远都是热火朝天。

2 月 2 日,建设工人在火神山医院现场施工
2 月 3 日,一位建设工人在火神山医院现场施工
2 月 5 日,一缕阳光投射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房顶。当日,医院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施工进入冲刺阶段(无人机拍摄)
2 月 5 日,工人在病房楼顶进行施工作业。当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施工进入冲刺阶段(无人机拍摄)

(图:肖艺九、才扬、熊琦、李贺;文:高益涵)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影像 » 江城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