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 2019 年年报发布,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凸显

苏宁易购 2019 年年报发布,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凸显

4 月 17 日晚间,苏宁易购披露了 2019 年财报,全年营收 2692.29 亿元,同比增长 9.91%,归母净利润 98.43 亿元。

2019 年,苏宁易购实现商品销售 3787.4 亿元,同比增长 12.47%,其中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 2387.53 亿元,同比增长 14.59%;开放平台商品交易规模 803.14 亿元,同比增长 37.14%。

在结构上,2019 年苏宁易购的注册会员达到了 5.55 亿;年度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 20.52%;12 月,移动端的订单占线上比例达到了 94.27%。这些数据说明,苏宁在全场景融合运营方面得到了提升。

谈完了业务,再来谈谈市值。众所周知,“牛市看市盈率,熊市看市净率”,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且有持续常态化的趋势,资金的避险需求提升。而苏宁易购拥有大量优质资产,但是市净率却徘徊在低位,如今苏宁易购的价值是否到了需要重估的时刻?

苏宁长期以来线下扩张很猛,也很有效,从 2019 年的年报来看,苏宁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 879.22 亿元,资产总计达到了 2368.55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为 178 亿元。

从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来看,不确定性仍然很高,而全球央行大放水刺激经济,美联储更是无限 QE,季调 M2 环比上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 3.82%,而我国 3 月份 M2 增速达到了 10.1%,目前 A 股处在震荡当中,全球陷入技术性熊市,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我国疫情基本控制的情况下,优质资产比重加大,对风险的对抗能力加强,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凸显。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复盘历史就会发现,零售行业,尤其是超市行业基本面与食品 CPI 存在较大关联。2007 和 2010 年曾连续多月食品类 CPI 同比增速超过 10%,直接推动销售增速提升。

从估值角度看,国内超市板块的市场表现与 CPI 存在正相关性,过去几次通胀对于超市行业的 PE(市盈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2020 年,疫情对零售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疫情中后期逐渐体现,刺激政策不断出台,加上线上化趋势,相比于其他单业态和制造业,苏宁的抗风险能力和龙头效应更强。

根据 4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19%,而业绩快报显示,一季度苏宁易购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同比增长 12.78%,大幅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其中 2 月份零售云平台实现同比增长超 200%。

由此可见,在类似于经济周期的环境中,苦练基本功提升潜力的逆周期调节,对苏宁易购的持续盈利能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推广)

(来源:新华财经)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苏宁易购 2019 年年报发布,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