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收藏很严肃?其实根本没你想的那么难!

老照片收藏很严肃?其实根本没你想的那么难!

在摄影收藏中,照片的收藏是一个较大门类。

与相机相比,照片更难被准确估算其价值。虽然目前从事此类收藏的人也有一些,但在日益壮大的收藏大军中仍属于少数。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除去照片所承载的影像记录,剩下的不过就是一张纸,因此很少有人真正再花大价钱购买其版本进而收藏。

在整个收藏领域,纸类收藏的价值正在稳步增长

在当今摄影发展趋势下,以传统手工制作方法印放的照片,以及将数字化影像信息转制成照片的两种需求都大为缩减,而前者更少。

随着岁月更迭,35 年前手工制作的照片,有一定尺寸的,都可以被称为特种手工艺品,是纸类收藏中的一支异军。

1979 年,给照片上色的个体户,这在当时可是纯手工艺活儿

照片收藏者非常容易被其表象所迷惑,人们普遍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影像的拍摄者、内容及事件大小上,但实际上,照片所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影像工艺史和近代民俗、战争、宗教、新闻传播等领域中,版本照片都是最具有价值和说服力的物证。

并不是只有名人的照片才有社会学价值,我曾经花不多的钱买了两组单位食堂蒸馒头和某部门春节联欢的 6 英寸以上黑白手工放大照片,都比两寸大小的民国照片更有社会学价值。

民国的家庭照(大多是照相馆所拍摄)其实并不稀奇,地摊上也不难见到,因此很难卖上好价钱。

许多照片一放数十年,就这样被主人不经意地保留下来

在照片收藏方面,版本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比起珍稀图书、邮票、画作、历史文献来,同属于纸文化的版本照片收藏却一直没有被人们真正注意。

现在专门收藏照片的人也不多,通常都是和其他摄影门类的物品或书籍一起收藏。其实,照片收藏要比相机与摄影图书的收藏更加讲究,难度也更大。

后两者是为照片服务,是得到照片的手段,而照片才是结果。

一张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老照片,只要稍加装裱,随便在家里的某个角落一放,便是一道风景

在市面上,能够达到收藏级别的照片不多。一方面是因为照片相比相机来说不易得到重视,人们觉得照片遍地都是并不稀罕;另一方面,照片(包括底片)若保管不当容易损坏,很多国内洗印的照片由于放大纸及洗印水平的限制,在存放一定时间后卷曲得很厉害,使其价值大打折扣。

同时,一台照相机或摄影书刊的价值很容易被估算,但一张照片的价值就不好估算,少到一两块钱,多到成百上千,评判标准不一。

著名记者斯诺一直保留在身边的老照片

根据我的经验,我将照片的价值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影像价值,即照片所承载的内容;二是工艺价值,即照片洗印的工艺水平;三是照片的版本价值,即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拍摄者及制作单位。

此外,照片的尺寸也是评判其价值的重要因素。4 英寸以下的小照片,再珍贵也很难卖得上价。至少是 8 英寸(照片正面宽度约 20 厘米)以上的照片,才适合公开展示或欣赏。

影像画面相同的照片,洗印在 1986 年甚至更早相纸上与洗印在近期相纸上,其价值是不一样的。原则上讲,所有经现代明室操作扩印或者打印出来的照片都不具收藏价值。一般的家庭照片,如果不是特有意思或涉及名人或采用特殊工艺洗印,也不具备收藏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有图片的印刷品属于稀罕物,现在也属于特殊摄影收藏品

在瓷器收藏领域有官窑和民窑之分,而照片收藏原则上也分官片和私片两类:官片是指由官方(国家)或有实力的团体、单位,以及个人委托官方单位制作的照片,这类照片制作水平高、尺寸大、展示效果好,属于照片收藏中的上品。

有些官方照片即使在 1985 年以前被批量制作,只要现在仍保存完好并成系列,也值得收集;私片则是由小单位或个人制作,但如果照片中记录的内容很有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收藏。

我曾在北京报国寺市场见到若干张记录北京隆福寺百货商场改建前的小照片,每张不到 5 英寸,大约是 1970 年代用原底制作而成,有些还附带底片。这些照片虽不是官方正式拍摄,但画面清晰,每张要价 60 元。

且不论价格,这几张照片应该属于比较好的私片,是值得收藏的,因为它们至少符合上述的两个条件——影像价值和版本价值。

此外,一些外国人早年拍摄的有关中国的照片和知名摄影师所拍摄的照片,以及用原底制作且年代超过 30 年的照片,也是照片收藏市场中的上品,但这类照片价格较高且尺寸不大。

还有一些 “特种” 照片,如当年新华社与国外通讯社交换而来的国外 “官方” 发稿照片,许多都在 10 寸左右,这类照片是研究各国照片工艺史和政情、人物、民俗等方面的一手影像资料,也有一定收藏价值。

在照片收藏领域,也有人突破藩篱自成体系,专门收藏不同尺寸的老照片,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年代跨越文革或解放前各阶段,久而久之,也独领一番风骚。

有不少人用搜集来的老照片将房间布置得异趣横生

总之,无论什么类型,只要是纯手工制作的照片(尤其是大尺寸、高质量),尽管当年存有量很大,但由于长期不受重视,保管条件又高于邮票、钱币等收藏品,现在越来越难见到,因此在今后很可能成为收藏领域的新宠。

此外,与摄影相关的各类出版物和印刷品也开始逐渐进入收藏者的视线。过去的北京有大小不下三百家照相馆,现在剩下的只是零头。如今,有谁能拿出这三百家照相馆的专用纸袋,

绝对也能引起一片惊呼。与摄影相关的其他衍生品也有上万种,其中数量较多的可能还是各类摄影出版物,不说外国,光本土的,解放以来的应该有多少种谁能说清?在摄影出版物中,一些摄影老画册十分吃香,价格也不便宜。

这些画册应该至少是 1970 年代之前的,如果距今近百年左右,那必定是由西方国家印刷,因为当时中国的印刷水平低下,照片质量难以在书中体现。

如果你遇到这样被主人遗弃的旧房子,千万要把墙上的旧照片小心翼翼地取下来,相信任何一家古董店都会收留它们

在能够体现新中国照片印刷质量的画册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目前卖价很高的 1959 年出版的《中国》画册。我曾在 1990 年代于地摊上以 300 元的价格买到一本。

后来一位摄影界的知名人士提出想买这本画册,我由于急着腾地方开价还是 300 元,他觉得太便宜,主动给我加了 100 元。现在这本书应该价值不菲。

此外,可以与《中国》画册在开本、印刷质量和内容等方面相提并论的另一本画册是《上海》,由于存世更为稀少,所以售价还要更高一些。

与《上海》同时推出的还有一本《北京》画册,其厚薄、大小都稍逊于《中国》,但在目前的市场中也不好找。

这些画册我曾经都持有过,但现在都没了,所以说从事收藏的人想要把一件有价值的东西留住,还需要出自内心的喜爱,否则永远只是个买卖人,成不了收藏家。

家里的老相册千万不要随便丢弃,也许到了古董贩子手里就成了值钱的东西

如果纯粹从价值角度出发,同期的国外老摄影画册卖不过本土的。刊登摄影作品的画册,要求其印刷质量要高于刊登绘画作品,通常也较受人们青睐。

但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摄影画册,或者是其他类别的插图画册,在售价上都明显高于纯文字出版物。我现在还持有一本波兰摄影画册《斯大林时代的波兰》,该画册里还夹着一张当时的购买发票。我给很多人看过这张发票,人们都惊叹不已。

这张只比扑克牌大一点的发票,证明了该画册是 1957 年时王府井一位姓谢的人士花了 60.66 元人民币所购买。这个价钱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大约相当于一位熟练工人或一位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人两个月的工资。

不知这位画册的购买者当时是出于什么动机购买如此昂贵的摄影画册,但至少可以猜测,他应该是位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无意中将这张发票加在了书里,时间一下子过了近 60 年。

1957 年的一张于北京外文书店购买外国摄影画册的发票,显示当年买一本外国摄影画册是一项很高的消费

现在,这本书因为有了这张发票,或许它的价值会更高一些,摄影收藏的乐趣和奥妙由此可见一斑。

摄影收藏不属于昂贵的天价收藏领域,动辄几十万或上百万,而是像散珠碎玉般点滴积累起来的民间雅趣,这正是摄影收藏的可爱动人之处。

收藏其实并不沉重。一个老物件,年轻人看着新鲜好玩,上了年纪的人看着亲切怀旧,花点儿闲钱买下来留着,日积月累就是收藏。

(图文:章开元)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影像 » 老照片收藏很严肃?其实根本没你想的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