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 点评!2020 年 9 月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裘” 点评!2020 年 9 月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摄影世界》“读者园地” 栏目致力于为我们亲爱的读者搭建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分享照片和体验,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真善美的感悟。希望在这里,我们一道切磋技艺、共同成长,拥抱美好。

2020 年,读者园地栏目增加了 “裘点评” 环节,邀请资深摄影人裘志伟点评三幅入选作品。

《秋之印象》,吕铁山 摄

“裘” 点评

创意摄影之妙,在于将依靠想象力得到的意像,通过强有力的应用自如的影像手段组合得以完善执行和呈现。《秋之印象》正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前期后期的影像技术手段,让照片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基于画意价值导向的审美追求,突出了对 “意” 的表达。这里的 “意” 既包括个人化的思考,也包括大众传播的诉求。

作者将一幅朴素的植物照片经过后期分层径向模糊与色调提取等技法,准确地把握了密林中主体造型与陪体的平面与色彩构成的关系,强调出秋韵中梦幻般的主题意境,为画面增添生机,也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新奇和观看效果。作品展示出了作者对摄影美学的理解与感悟,他通过观察和发现,把看似很普通的一个植物场景表现成自己 “心中的风景”。“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 应该为这幅作品的最大亮点。

在二次创作中选择的径向模糊稍过了些,让观者有晕眼的感觉;拍摄时应选择逆光或顶光拍摄,强化立体感;作为画面前景清晰点的小红花,在光影处理上稍显平淡,在后期色彩分离中让其更加突出,画面的观看效果会更好些。

《光影漫步留倩影》,王林玉 摄

“裘” 点评

这幅作品的表现力来自于光线的造型。利用倒影是摄影中一种常见的手法,倒置的镜像带给人一种虚实交错的视觉冲击。逆光的运用,以及人物位置安排符合摄影法则,利用线条渲染气氛、抒发感情、表述观点,值得点赞。清晰的焦点和厚重的色彩,呈现出油画般的质感和肌理。

作者利用夕阳西下时的光影,捕捉到古城墙上一家牵手散步的温馨一幕,巧妙地将投射地面的身影作为前景,以线条的延伸来强化对主体的表现,较好地实现了 “点线面” 的结合变化。椅背上女孩与主体形成静与动的互补,给人安稳、和谐以及温暖的感受。

不过,作为画面点缀的人物还是显得呆板,肢体语言不够丰富,因为剪影的地面线条再美也只是辅助元素,还应多在人物情趣抓取上下功夫,让人与投影之间形成的呼应更有情趣;拍摄视角可再升高,前景倒影可更加强化。

“裘” 点评

画面的戏剧性关系可以通过背景环境因素和陪体的对比陪衬来实现。合理地应用呼应关系,来加以突出主体,强化戏剧效果。《乐在其中》就是一幅充满戏剧色彩的作品。

作者以 70 毫米焦距镜头拍摄玩气泡的小孩,人物情态定格自然生动,主陪体虚实交融,突出对主体的表达。把气泡当球踢的顽皮小孩,姿态和神情表现到位,较好地表现出他的天真和童趣,也传递出疫情之后小孩户外玩耍所释放的心情。在广场随手拍下的这一幕,让人感受到他对现场抓拍有着较强的意识。

前景过于局促是画面中的一个遗憾,应该保留小孩脚的完整;主体小孩头顶气泡过多,削弱对主体的观看;背景中陪体人物有些呆板,所有这些,应等待更合适时机加以抓取;另外,画面还有剪裁余地。

其他入选作品

《映》,殷亚辉 摄
《爱在海峡》,费锋 摄
《老手艺新 “钱” 景》,蒙晓东 摄
《羡慕》,王樟林 摄
《一门之隔》,吴晓东 摄
《奔涌》,刘安宁 摄
《随球舞动》,李仁义 摄
《鸟瞰河溪村》,张远明 摄
《中华武术》,李华忠 摄
《舞者韵影》,张志 摄
《亲子互动》,邓长生 摄
《半湖瑟瑟半湖红》,宋文勇 摄

读者园地来稿须知

1. 投稿作品,不分彩色、黑白,不限主题,只接收电子版文件,每次精选 1~5 幅作品即可。
2. 投稿方式:
A.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直接投稿;
B. 邮箱投稿:
a. 文件格式为 JPEG,以相应的 “作者名+作品名+作者手机号码(或区号+固话号码)” 命名各文件;
b. 在邮件正文中请保留该文件名,并补齐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及所用器材和拍摄数据(如相机/镜头/光圈/快门速度等);
c. 在邮件主题中写明 “作者名+2020 读者园地投稿”,以投稿照片作为邮件附件,发送至 tougao@photoworld.com.cn;
3. 投稿咨询:010-63074455(汪钧);
4. 截稿时间为每月 28 日。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裘” 点评!2020 年 9 月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