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集团工匠系列五十二——鲍美玲:巾帼不让须眉

扬子江药业集团工匠系列五十二——鲍美玲:巾帼不让须眉

谈吐大方,笑容自信,英姿飒爽的马尾辫配上金色边框眼镜,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用才华征服了事业,用 “巾帼不让须眉” 来形容鲍美玲再合适不过了。

2010 年,刚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鲍美玲通过校园招聘会入职扬子江药业集团药物研究院。“到现在还记得当时面试的场景,得知面试通过后非常激动。后来到厂区参观,宏伟壮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我,很高兴能够加入扬子江成为其中的一员。” 十年前的一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刚入职的场景鲍美玲记忆犹新。入职后的几个月,她很快克服了刚步入社会的迷茫,全身心投入到了研发工作岗位。

2012 年,担任研究员的鲍美玲遇到了一大难题:在研中的软胶囊崩解效果不佳,研发工作一筹莫展。“我每天吃饭、睡觉的时候都在想怎么能够解决问题,常常吃不好饭, 睡不好觉。” 那段时间是她人生当中第一次感受压力。入职后第一次遭遇挫折,鲍美玲并没有轻易放弃。白天邀请研究院里的老师一起检测样品,晚上独自整理数据,研究分析问题,刚有了一些思路准备从辅料方面着手解决问题,但因为当时软胶囊品种市场较小,这个研发项目很快就被终止了。而这个遗憾一直藏在鲍美玲的心底,久久难以释怀。

2018 年,扬子江药业集团加快新品的转型升级,新品种研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软胶囊研发生产重新提上议程。已经是科室主任的鲍美玲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我们研发部门使命就是给生产线不断地带来新品种。曾经的遗憾现在还有机会可以弥补,说实话心里很开心。” 短短的几句话,难以表达她内心的激动。六年的时间,鲍美玲从一名研究员成长为科室主任。从职场新人一步一步磨练成为精英,如今的她遇到问题总能考虑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更成熟。

重新生产的软胶囊品种依然遇到许多问题。鲍美玲带领团队优化了原料供应商,提高了 API 稳定性,增加新设备智能干燥转笼,大大的提高了干燥效率,同时能耗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崩解不佳的难题,终结了多年的夙愿。如今,这一软胶囊已完成中试工艺验证,正在准备生产临床 BE 批次。

2019 年是忙碌的一年,鲍美玲率领团队顺利完 2 个一致性评价品种的申报,2 个仿制药品种的申报,2 个品种的投产上市。其中有 3 个品种在同一个季度里申报成功,实现了一个月申报一个品种的优秀成绩。同年,为扬子江获得了 1 份专利授权,填补了公司一项注射剂品种专利的空白。

今年疫情期间,接收到公司通知后,鲍美玲迅速组织本地符合要求的员工到岗上班,主动接受封闭式的管理,放弃 20 多天与家人见面的机会,在科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上半年研发工作任务。“我是党员,我先上,以身作则做好先锋带头作用。科室各项工作丝毫没有受疫情影响,均能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这是我上半年做的最成功的的一件事。” 鲍美玲自豪的说道。

鲍美玲的家在姜堰,距离公司有 20 多公里,每天上下班来回路程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工作忙的时候就索性住在公司宿舍,只有周末才能和家人团聚一下。努力勤奋总能换来回报。近几年,她的科室先后荣获集团 “先锋组”、“巾帼标兵岗” 等荣誉称号,鲍美玲个人也多次获得 “技术标兵”“先进个人” 称号。科室良好的组织管理模式也一次又一次的在药物研究院得到推广。

如今,从研究员晋升为课题组长再被提拔为科室主任的鲍美玲成了同事们口中的 “大姐大”。每一位新加入团队的员工无不为她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经常向她请教研发工作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鲍美玲都会一一耐心讲解,有时会亲自带他们做实验。  

鲍美玲说:“努力、用心做成一件事并且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对我来说是最让我感动的事情。” 巾帼不让须眉,在人生的赛道上,鲍美玲努力奔跑,走出了精彩的人生。

(推广)

(来源:新华财经)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扬子江药业集团工匠系列五十二——鲍美玲:巾帼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