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谁,我们如何对待水?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在全球有许多地区却遭受着水污染与紧缺的威胁。

当美国摄影师穆斯塔法·阿卜杜勒阿齐兹开始着手准备一个 “水” 的拍摄项目时,并未想到,这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鸿篇巨制,前后可能要拍 16 年。

哪怕只完成了一半,这个由联合国、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所赞助的长期项目 “水”,已经问鼎过世界上诸多重要的摄影奖项,并在《明镜周刊》《卫报》等媒体上发表过。

有人说阿卜杜勒阿齐兹是个运气很好的人,他今年刚刚 33 岁,从学校肄业,从毫无摄影专业背景转行成为一名摄影师,不久就与《华尔街日报》签约成为其首位专职摄影师。

但这种好运气的背后可能是一个人能做到异于常人的专注,和善于发现的敏感。

“无论去哪个国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水,人类行为的某些模式都是像一个跷跷板,一头是同情和善良,另一头是极端的自我毁灭和缺乏远见。”

2011 年,他正式做好关于 “水” 项目——这个将持续 16 年的拍摄计划,买好前往中国、印度等地的机票,开始了全球各地的拍摄探险。







(图:穆斯塔法·阿卜杜勒阿齐兹;采访:朱一南;编译:王海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