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是黑河!

它的名字里面有 “黑”
却白得极致耀眼

它的名字里面有 “河”
却因为一条江而闻名

这是一座时尚到骨髓里的城市
这是一座外表 “高冷”
内心火热的城市
这就是黑河!

1. 黑河不是 “河”
一提到 “黑河”
你或许以为这是一条河
而我们今天介绍的 “黑河”
却是一座城

黑河
是黑龙江省一个地级边境城市
在黑河市
的确没有一条河流叫 “黑河”
但它却毗邻一条大江
这便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黑龙江

黑河市
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
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隔江相望
站在江畔能清晰地看见对岸的建筑
甚至可以听到对面的音乐声

黑河
因 “边” 而生
它是一座曾拥有 “万国商埠” 美称的百年城镇
黑河
因 “边” 而兴
成为 “龙江丝路带” 上重要的节点城市

“中俄之窗”
“欧亚之门”
这是人们给予它的美誉
这就是黑河
一个站在独特地理分界线上的城市
一座流动着异国风情的北国边城
2. 黑河并不 “黑”
黑河并不 “黑”
这里的冬天白得浪漫

这里四季分明
冬长夏短
你若要问黑河什么时候入冬
冷空气用 “实力” 告诉你答案:
一秒入冬

当冬日降临
当飞雪飘落
黑河就成了白色的世界
静谧的冬天
洁白的冰雪拥抱着黑河
赋予这座城市唯美浪漫的气息

黑河并不 “黑”
这里多彩如画

奇秀独特的逊克北红玛瑙
炫酷亮眼的中国瑷珲国际汽车营地

神秘旖旎的中俄民族风情园
动感活力的大黑河岛生态广场
风景如画的黎明滩大草原
……
多彩风光 尽在黑河
3. 一城品两国

提到黑河
黑龙江大桥不得不提
这是一条国际公路大通道
通车后将实现
中俄地方城市间互联互通
这条钢铁巨龙
横跨黑龙江
链接俄罗斯
未来将成为联结中俄的纽带

与生俱来的
浪漫 多元 包容 开放
让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并称为 “中俄双子城”

漫步黑河街区
目之所及的俄式建筑
令人垂涎欲滴的俄式大餐
擦肩而过的金发女郎
让人恍惚以为自己出国了

百年之前
黑河就是中俄经贸往来的汇流地
俄罗斯元素
深深融入到黑河的各个角落
时至今日
老人们仍然穿着 “布拉吉”(连衣裙)
吃着 “列巴”(面包)
指着水桶叫 “喂得罗”
……
这些 “方言俄语”
是黑河人口中的高频词
如果你是外来游客,也不用担心
“东北改良版” 的外语朗朗上口
自带东北人的 “幽默基因”

你那儿商业街广场的雕塑是什么?
书本?和平鸽?喷泉?
在黑河中央街
矗立着普希金的塑像
洋气不?
这是中俄文化交流、交融的见证

中俄两国民俗文化
相伴相生
相互交融
形成黑河独一无二的城市符号
4. 黑河不怕冷
提到黑河
你想到的第一个标签可能就是 “冷”
确实,这里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也仅有-1.3-0.4℃

以至于有人调侃
“泡面吃到一半竟然冻住了”
还有人 “友情提示”:
“若是冬天去黑河吃饭喝酒,
记得啤酒要冰镇的,别要常温的!”

这里虽冷
却是人气火热的 “打卡地”

“外表寒冷,内心炽热”
这里有
长达 210 万年的火山喷发史造就的
壮观雄奇的五大连池火山群

千姿百态的
地貌奇观和喷气锥碟

终年冰封的熔岩隧道
共同书写着惊心动魄的地质变迁史
这里还有一条不冻河
即使三九严寒
也温温热热
这里的高寒温泉
即使地面温度达到零下 30℃
仍然热气腾腾

在黑河
这里还有不畏严寒
笑傲冰雪的黑河人

这里 “嘎嘎冷” 的冰天雪地
曾让人望而生畏
如今却成为集聚 “热产业” 的 “金山银山”
寒冷、干燥
造就了让 “冷资源” 发挥热量的
寒区试车产业

漂移的车影
疾驶的车轮
卷起一阵雪雾
上演寒区 “速度与激情”

寒区试车
为黑河的冬天注入活力
成为助推城市发展 “新引擎”

我们最初了解黑河
或许还是地理课本上的那条
从黑河到腾冲的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而只有来到黑河
你才会亲眼见证它的历史与未来
只有来到黑河
你才会发现
想象与超乎想象
只差了一张单程机票

以一个惊艳相识
引无数个惊艳接踵而至
中俄边境城市
——黑河
正蓄积力量
跑出跨越发展 “加速度”
这就是黑河

来源:新华网
监制:黄林昊 王萍
作者:谷朋 李硕
摄影:侯庆斌 徐爽 李海鹏 杨新新 王殿杰 赵恭民 等(部分照片由黑河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徐宁
校对:董静雪
鸣谢:黑河市委宣传部
(推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