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摄影师加鸡腿!她记录下每一次冰面上的逆天跳跃

有人说,摄影记者是 “体力活儿”,劳累辛苦可想而知,那体育摄影记者可以说是 “重体力活儿” 了,女性体育摄影记者寥寥无几。
新华社体育摄影记者王丽莉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她看来,在热爱的事业面前,以性别来区分摄影师是不恰当的,“我们不会因性别限制自己,而是以职业来要求自身”。


王丽莉 2004 年 7 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新闻摄影方向,同年进入新华社摄影部体育照片采编室工作。2012 年 3 月至 2014 年 9 月任伦敦分社摄影记者。参加过夏奥会、冬奥会、亚运会等大型综合赛事和足球世界杯,田径、游泳、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单项世锦赛,温网、澳网和法网等大满贯赛的摄影报道工作,是新华社也是国内第一位有资格全权采访报道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英超)的摄影记者。荣获 “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 称号、中国新闻奖、人民摄影 “金镜头” 等奖项。

对话王丽莉
采访者:你都拍摄过多少种冰雪类的体育项目?
王丽莉: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壶、冬季两项(由越野滑雪和射击结合在一起的竞赛项目——编者注)、越野滑雪、单板滑雪,等等。


采访者:你在拍照前会做哪些准备?
王丽莉:硬件上要准备好相机、镜头、电池、其他拍摄辅助配件、稿件传输相关设备、网络、通讯工具; 也要自己做功课,确认赛事、项目、运动员、重要人物、拍摄新闻点、场馆场地踏勘、拍摄位置、稿件说明预制、与编辑部沟通发稿方式与节奏,等等。


采访者:请为我们介绍一下拍摄一场冰上体育比赛的工作流程。
王丽莉:每一场比赛由于发稿模式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准备工作是其中基础的第一步。就以 2019 年 3 月 21 日在日本埼玉县举办的花样滑冰世锦赛双人滑决赛为例。在这场比赛中,没有现场编辑和即拍即传设备。由于之前已经有一些场次和热身备战的拍摄,我对场馆光线、拍摄位置的选定、发稿网络等都提前了解。相机和镜头的选择也会有判断和取舍。
在拍摄前,摄影记者要深入了解所有进入决赛选手资料、夺冠热门和所有中国选手实力、节目情况等。这一场决赛,中国选手隋文静和韩聪是夺冠大热门。在拍摄前,还要与编辑部进行发稿节点的沟通,由于日本与北京时差一小时,抢发稿件是关键。按照比赛进展,边拍摄边选片,适机传稿。


采访者:拍摄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注意事项?
王丽莉:我觉得除了要注意安全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技术上色温、拍摄光线的把握,以及自身体能的维系、身体保暖、相机保暖与保护等。



(图:王丽莉;文:高益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