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 “缘” 聚的幸福与梦想
说起幸福生活,人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是追梦中苦与乐的交织,是家中袅然的烟火气,抑或是茫然中结缘的 “明灯” 照亮了前路……
一组以 “圆梦小康幸福有缘” 为主题的系列视频征集,让千千万万普通人以缘相聚,寻找幸福的源头。
在参与者的镜头中,幸福与缘分的模样千姿百态,普通地铁员工寻梦冬奥战队、表叔表婶养蜂找到致富经、扶贫干部们驻点奋斗、“卤肉” 兄妹起早贪黑创业……此次征集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与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短短两个月时间,征集到了近百部作品,镜头中展现的是普通人结缘 “梦想”,砥砺奋进的精气神。
扶贫干部:数千公里奔波助力圆梦小康
200 多公里路,这三年往返了数十次,奔波成了张津林的生活常态。
2018 年,河北省怀安县被列入京津冀东西部扶贫协作县,由北京市怀柔区对口帮扶。2018 年 4 月,怀柔区园林绿化局造林科科长张津林作为种植技术专家,被选派挂职怀安。工作之余,张津林反复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发挥当地种植优势,可持续地提高经济效益。
“榛子” 蹦进了他的脑海中。榛子是怀柔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具有投入少产出高、耐旱等特点。养护起来也比较容易,1 个人就能管理 30 多亩。这让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
他算了一笔经济账,粮食作物 1 亩地的年收入约 500 元,而榛子 1 亩地高产可达 400 至 500 斤,以生榛子 16 元/斤的市场价来计算,一亩地至少能赚 5000 元以上。这样一个家庭只要有 30 亩地种植榛子,年收入就有十几万元了。想到这里,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由于怀柔与怀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张津林担心榛子无法适应,决定先在县政府宿舍附近废弃的小菜园辟出一块地作为试验田。种下 50 株榛子苗后,这块地成了他心中的 “白月光”,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骑车去观察榛子苗的生长情况。
怀安地处山区,海拔比北京高将近 700 米,风大干燥。为了模拟大面积推广之后的自然环境,不能使用特殊养护手段,2018 年冬季,为了便于观察,张津林连续 3 个月没回家。第二年春天,有 30 多株幼苗挺过了寒冬,但还是有 10 多株冻死了。
这可把张津林心疼坏了,他一度怀疑自己引入榛子种植的判断是否正确。为此,他查遍了相关图书,又特意回怀柔区园林局咨询相关专家,还组织考察队,赴山东果树培育基地学习。
2019 年秋天,张津林的努力终于有了回应,榛子树结果了。经专家论证,此地具备榛子种植推广的条件。张津林又开始着手规划 300 亩榛子园的建设。
榛子园项目只是 “两怀” 对口帮扶的小小一角。三年来,经过两地通力协作,已经实施扶贫项目 63 个。怀安农副产品进京销售累计达 2.7 亿元,带动贫困人口 4300 余人增收。
地铁员工:结缘 “冬梦”,不负爱与责任
“没想到离自己很远的冬奥会,竟成了生活的重要部分”,参与冬奥赛场志愿服务的成超说。
平日里,成超是北京地铁运营三分公司的一名员工,从事北京地铁二号线车辆技术工作,滑雪只是他业余爱好之一。2018 年,他被选拔成为冬奥滑雪战队队员。
平日里,冬奥滑雪战队的队员是医生、消防员、银行职员、企业家、审计师、北京地铁运营职工等。“我们都希望用所长为国家的冬奥梦想作出贡献,一个人的叫 ‘冬梦’,大家的力量聚在一起就叫 ‘筑梦’。” 成超说。
但经历数次实战练兵,大家才发现圆梦之旅不似想象中那般梦幻美好。“站在山上,不到 15 分钟雪镜结霜,20 分钟双脚就冻僵了,30 分钟护脸结冰。” 经历了首场赛事 “远东杯” 的服务之后,激动自豪之余,成超与队友清晰地体会到了寻梦之路的艰辛。
“服务赛事,和平时滑雪时的随心所欲非常不同,很多工作都是重复的,很枯燥,但不能出一点儿错。除了一腔热情,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和毅力。” 在一次一次的实战中,成超与队友愈加清晰地明白了责任的分量。
几次赛事服务中,成超都负责赛道平整工作,这项工作对于腿部力量要求非常高,往往一趟下来腿就酸痛得发抖了。在成超的记忆中,雪道平整组有队员一天推了 15 趟,约 45 公里,“相当于从天安门一直推到十三陵。” 他笑称,迎接 2022 北京冬奥会,储备体能得从现在开始。
(推广)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