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中国(东阳)竹工艺产业发展大会在浙江东阳召开
由国际竹藤组织、中国林学会、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浙江省林业产业联合会、东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 “发扬原生态产业优势、促进竹工艺全面复兴” 为主题的 2021 中国(东阳)竹工艺产业发展大会 11 日在浙江东阳召开,旨在为促进中国竹工艺传承、创新和发展搭建重要的交流平台,推动竹艺所蕴含的优秀民族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吹响竹工艺产业发展 “冲锋号”。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似普通的竹子,却蕴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近年来,竹产品加工领域不断拓展,涉及工艺、家具、造纸、食品、旅游等众多领域,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市场潜力巨大。以竹工艺为例,中国竹工艺现有竹编、竹雕、竹艺家具等 18 个门类,32 个流派,从业人员达 30 万,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四川、重庆等 15 个省市,全国全年总产值达 300 亿以上。
资料显示,东阳竹编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采用本地水竹、金竹、筀竹等天然材料制作,运用独具特色的编织工艺,是我国传统编织工艺之一,已有 1200 多年历史。东阳竹编工艺历经千余年的洗炼,其作品已达美轮美奂境地。早在 1915 年,东阳竹编就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赛会上获奖。改革开放以来,东阳竹编精品迭出,屡获大奖,其中 “九龙壁” 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 “百花奖” 金杯奖并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而永久保存,“渔翁” 获 “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金奖,蜚声中外。据不完全统计,东阳竹编的编织技法现有 150 多种,竹编工艺品有 25 大类、3000 多个花色品种。
东阳竹编是中国竹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一颗明珠,与东阳木雕并称为东阳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 “两朵奇葩”。东阳竹编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 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3 名,金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7 名,东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3 名;拥有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 1 家,省级宣传展示基地 1 家,金华市级生产性保护基地 2 家,东阳市级生产性保护基地 4 家。
为进一步做活 “竹文章”,保护和弘扬传统竹工艺文化,开辟竹产业发展新路径,东阳提出 “以木雕红木与竹工艺两大技艺传承为纽带,打造全国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 的 “十四五” 发展目标。据透露,未来,东阳将立足 “中国竹编工艺之乡”——千祥镇,健全完善竹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百余名竹编工艺从业者及亚太地区竹工艺大师等优秀工匠的人才优势,深挖 “竹文化” 内涵,谋划建设竹工艺文创小微园,引进、孵化、培育竹工艺企业,为竹工艺企业提供从设计到销售的全过程支持,进一步开发竹制品、竹工艺和竹文化旅游业,延伸竹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竹工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当天,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竹工艺专委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以及中竹家居生活广场黄学敏艺术馆开业暨一站式服务平台 “驻企服务站” 授牌仪式同期举行。
(推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