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 2930 家专精特新培育名单公布,京东企业购为近 7 成 “小巨人” 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第三批 2930 家专精特新培育名单公布,京东企业购为近 7 成 “小巨人” 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日前,随着工信部第三批 2930 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培育名单完成公示,国内 “小巨人” 企业已达 4762 家,九成企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早于 2012 年 4 月 26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具体是指在国家实体经济中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而 “小巨人” 企业则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

相比于普通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技术能力更强,在产业发展中具有更突出的带头作用。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曾表示:“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引领来构建梯度培育的体系,引导中小企业按照专精特新这个方向去发展,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稳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都非常有益。”

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冲刺 “小巨人”,从政府到产业,各方都推出了多种举措,助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进而向 “小巨人” 方向发展。

在政策护航方面,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发展呵护有加,《关于促进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整合服务资源,积极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服务生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2021 年 1 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2021—2025 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 100 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 1000 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 1 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在产业侧,国内一批拥有技术、资金等先发优势的大型企业,通过向中小企业输出数字化服务的方式,为国内专精特新 “小巨人”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引擎。

以京东为例,京东企业购就以中小企业运营管理中最基础的 “共性” 环节——采购为切入点,打造数字工具,帮助中小企业在选品、支付、票款报销等环节打造数字化管理流程,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例如,在选品环节京东企业购能够匹配算法引擎将过去的 “人找货” 模式升级为 “货找人”,能大幅降低企业采购的决策成本;在结算报销环节,能够打通发票开具、税控管理等系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票据的标准化管理。

在 “共性” 服务基础上,京东企业购还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域差异,结合当地营商环境、产业特点,推出 “一城一策” 式城市专项服务。2020 年 12 月,工信部联合京东启动了中小企业服务 “满天星计划”,重点关注区域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降成本、拓销路、人才培养等多种手段打造长效服务模式。截至目前,以 “满天星计划” 为代表的城市专项服务已触达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中小企业聚集地的 26 个城市,累计服务专精特新 “小巨人” 超 3200 家,占总体名单的 67%。

中小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深入洞察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需求,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京东 “以实助实” 的重要板块。作为一家新兴实体企业,京东始终坚持 “以实助实”,依托扎实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以及创新的技术服务能力,在保持自身健康发展同时,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广)

来源:新华财经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第三批 2930 家专精特新培育名单公布,京东企业购为近 7 成 “小巨人” 企业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