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 B 站 “重走长征路”

年轻人在 B 站 “重走长征路”

今年以来看了不少 “主旋律” 题材的展览,注意到一个现象:展览馆里年轻人和小朋友越来越多了。而且我观察到,年轻人都不是走马观花地看。有些小朋友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不时向身边的家长提问。

这样浓郁的学习氛围,和近年来党史教育、爱国主义的大力展开有着密切关系。不得不说,如今的展览策划越来越用心了,特别善于加入一些生动的细节,把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的人情味烘托得恰到好处。比如我在抗美援朝纪念展上看到了当年战地文艺演出的节目单,里面有小提琴演奏《思乡曲》,战争的画卷顿时更丰富起来。

这一代年轻人对党史对党史越来越感兴趣,用心的讲述者功不可没,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党史教育当中。除了设计得更有可看性的线下展览,线上的主旋律内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不信你去刷一刷聚集了年轻人的视频平台哔哩哔哩。在这个被年轻人亲切地称为 “B 站” 的平台上,党史学习氛围很浓郁。

10 月 22 日是红军长征胜利 85 周年纪念日,B 站推出了 “长征路上” 专题。我去浏览了专题中的视频,感觉就像一次性在观摩了好几个线上版本的展览,有点有面有故事,受益匪浅。可见,平台在设计这个专题时,也是十分用心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专题集纳的视频 UP 主身份迥异:有央视新闻、中国日报之类的主流媒体,有共青团这样的官方机构,也有活跃在 B 站不同兴趣门类的个人 UP 主。

他们所制作的视频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央视新闻采访了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做成 5 分多钟的视频,展现 “每 300 米就有 1 名红军牺牲” 的长征究竟有多艰辛;中国日报从 “一根皮带” 这样的小切口展开宏大的长征故事,将其中艰辛娓娓道来;B 站上的人气军事 UP 主 “沙盘上的战争” 做了一个 “长征系列”,用沙盘推演的方式再现红军史诗般的历程,把长征路上一个个关键的节点做成一个个十几分钟的视频,合集全长 7 个小时,想来制作这个系列的过程也是一次 “长征”。

得益于这些优质的内容,B 站上的年轻人仿佛拥有了一张长征 “全景地图”,他们可以在 B 站 “重走长征路”,领悟革命先辈的精神。

在年轻人中间传播党史,利用好 B 站这样的平台可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代年轻人在一个碎片化的媒介环境中成长,对党史的学习也很容易陷入简单化、标签化的误区。而 B 站的视频多以数分钟到半小时之间的 “中视频” 为主,这样的篇幅适合讲故事,也适合提供相对系统的短课程,展现更为立体的党史内容。

经常逛 B 站的朋友会知道,之所以这个平台那么吸引年轻人,是因为这里聚集了一批 “宝藏 UP 主”。这些人和人们印象中的 “网红博主” 不同,他们都是自己的兴趣领域、专业领域的年轻 “达人”。B 站上许多党史内容就是由这些 “达人” 完成的。他们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党史,往往让人耳目一新。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军事 UP 主,他展现长征时使用的形式类似战略游戏地图,许多军事迷、游戏迷立刻心领神会,在弹幕上感慨红军面临的战略环境有多险恶、突围是多么不易。有用户留言说,这个视频 “一改之前对长征的刻板印象”。还有一个 UP 主,从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切入,展开长征的故事。B 站有句口号叫 “你感兴趣的内容都在 B 站”,这样一个巨大的兴趣集群里,主旋律有着多元的打开方式,这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去学习党史,更能感召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参与到主旋律的传播当中。

许多主流媒体、官方机构都在 B 站上开设了账号。有趣的是,他们不仅生产优质内容 “独自美丽”,还特别愿意和个人 UP 主 “梦幻联动”。新华网做过一个系列《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讲述党史上那些 “惊险” 的瞬间,就是和 B 站一个特别受欢迎的知识类 UP 主 “所长林超” 合作的。主流机构善于把关方向,人气 UP 主深谙传播规律,可谓强强联手弘扬主旋律。

李大钊先生曾号召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 B 站上,我们能看到青年一代蓬勃的朝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如果年轻人能受到积极正能量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定能养成坚韧的品格,传承红色精神。

(推广)

来源:新华财经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年轻人在 B 站 “重走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