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展场对话精彩回顾

《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展场对话精彩回顾

​李楠:

《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是中国风景摄影一次非常重要的展示和展览。

有人类以来,人类就在风景之中;有人类以来,人类就在不断构建自己的风景。对摄影艺术家来说也是如此。中国风景摄影发展到今天,走过了 40 年,王达军老师是见证者、亲历者和探索者。

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我有一个特别深切的感受:都说摄影是光的艺术,但是看达军老师的照片首先要适应的是黑暗,然后是光明。就好像世界诞生之初,整个世界慢慢从黑暗中浮现出来,光亮充满了这个世界,人类方始有了观看,然后有了摄影。

何为当代艺术?何为当代艺术精神?在达军老师自己的摄影感悟里写到,风景摄影在这里呈现的 “实” 已经不完全是客观形态的 “实”,而更多的是观念形态的 “实” 了。

一、嘉宾

王达军: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

钟维兴:《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总策划、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法国法兰西学院 “威廉·克莱因摄影奖” 评委会终身联合主席。

那日松:《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策展人、北京 798 映画廊艺术总监。

李楠:《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学术主持、《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资深图片编辑、评论家、策展人。

林路:《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学术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摄影专业硕士生导师、艺术策展人。

二、展览时间和地点

展览时间:2021 年 11 月 12 日——11 月 26 日

展览地点:第二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主展场——浙江美术馆。

三、对话摘录(按对话顺序)

(一)那日松:

因为疫情,展览在很匆忙之中举办。但这个展览仍然是高质量的,近年少有的风景摄影展。

王达军老师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摄影家,一位在中国摄影界有资历有影响力的摄影家,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这次展览,是他回归摄影初心,重新思考风光摄影的当代意义的一个展览。

达军老师用了很长的时间给四姑娘山当地村民做了肖像的拍摄,也为当地熊猫保护区的熊猫做了头像的拍摄。这正是他的理念,风光摄影是天地人,所有的自然景观都是和人有关系的。

(二)钟维兴:

看到达军老师的这些作品,我联想到了杉本博司。杉本博司拍的大海系列,而王达军老师拍的是山,两个人异曲同工,艺术内在好的东西是相通的。

任何体裁任何门类的摄影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在这个领域里面你以什么方式去对待它,你能否与时俱进给它注入一种新鲜的有当代理念的表达,我认为《景观·山悟》这次做到了。

通过对达军老师所有作品的观看和研究,我发现他最大的特点是原创性。每一位风光摄影师都应该坚持原创性,这才是艺术的本质。

(三)王达军:

近 50 年的拍摄,我都是在进行景观摄影的创作。对于我的创作,钟维兴先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当代艺术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我。李楠老师给我写了《面向当代的风景》,写的非常准确。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当代摄影家,我想做的是在坚持摄影本身独有的艺术语言的前提下,又怎么不断的否定自己,不断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新。

当代两个字包含的一个意思就是一定要敢于否定过去的东西,一定要敢于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形象。

(四)林路:

如果把达军先生的《月升》和亚当斯的《月升》作比较,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在面对同样的风景和主题时,如何用自己独自的对生活对景观的感悟,来表现对现实的重新改造。

达军先生 40 年的拍摄不断地在求变。他不是为了变而变,他面对风景的时候,一直在和自然做独特的交流,感受自然带给他的强烈震撼。他面对月升的时候和亚当斯当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和信念。通过感悟,找到了自己对于月升的理解。达军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自然中汲取了一种对于生命的理解,求变的方式和形态也就自然而然地盛放出来。

这就是他的作品能够有个人风格的原因,他找到了风景摄影当中和自然沟通的重要的灵魂点。有了这个灵魂点,才有自己独特的生存魅力。

这也给其他的摄影人提供一种可能性,面对当代摄影的纷繁多变,要找到新的突破点,重要的是沉下心来,通过自己对于社会、文化、美学的理解,找到一个沟通点,这样的变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五)李楠:

我们的生命与我们的艺术之间,像雪花一样是联袂起舞的。所有的艺术家和摄影家,为人类世界贡献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而且是风景背后我们浩瀚的人类心灵,这是永无止境的。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展场对话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