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花了 20% 的精力用于拍摄
2021 年 7 月 23 日 19 时,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大坂直美点燃奥运圣火,五彩斑斓的烟花照亮夜空,2020 东京奥运会拉开帷幕。
新冠疫情,让一切都变得特殊,本届奥运会也不例外。
“我在,仅有 960 人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 体育记者魏征在朋友圈的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本期专题的 8 位记者,他们穿梭在各个比赛场馆之间,用文字、声音、图片及视频将 “空场奥运” 的点点滴滴传播开来。
除了关注奥运会本身,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无反相机频频出现在奥运赛场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相机进入到了机身小型化且性能强大的阶段。虽然本届奥运会很多摄影记者是第一次选择用无反相机进行采访报道,但可以预见的是,在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2024 年巴黎奥运会,将会有更多的无反相机出现在赛场上。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奥运故事吧。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尽管每个人都在努力适应疫情带来的种种变化,然而 2021 年举行的 2020 东京奥运会,还是让我有了别样的感觉。
在奔赴东京之时,看着东京每日飙升的新冠肺炎确诊数据,听着周遭亲朋好友的各种嘱咐,我第一次有了战地记者的感觉。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作为一名体育摄影记者,我坚信只有亲临现场,才能拍出好作品。

在一天的拍摄结束后,我坐上前往酒店的出租车时,看着华灯初上的街道,行色匆匆的路人,觥筹交错的居酒屋,一 切似乎都与平常没什么区别。我心中原本一直紧绷的那根弦,慢慢松弛了下来。进屋前鞋底消毒,房间内地面消毒,外衣消毒…… 这些严格的防疫流程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人是会受到周遭环境影响的。
尽管绝大多数时间我都是打包好食物回到房间享用,但临近闭幕的时候还是去吃了几回堂食,以找回享用美食本该有的样子。当然我还紧守着防疫的底线,坚持佩戴口罩并频繁给双手消毒。回国的时候,我带到东京的防疫物资只用掉了不到 1/3。

对于摄影记者而言,奥运会从来都是一场高强度的持久战,无论是拍摄设备还是体能都要准备充分。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的是,基于自身的强大性能,目前无反相机已经是 “大势所趋”。
2020 东京奥运会是我第一次用无反相机来拍摄大型综合运动会。在此之前,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熟悉拍摄设备,确保从操控到设置都可以了如指掌。我带了 2 台配有竖拍手柄的索尼 Alpha 1 机身,以及 14-24 毫米、24-70 毫米、70-200 毫米、135 毫米和 400 毫米镜头,还有一只 600 毫米的镜头是我们整个摄影团队共享,像拍摄帆船帆板这样的比赛时会用到。

由于无反相机单个的电池容量不是很大,所以我一共带了 6 块电池,每台机身配备 2 块电池,剩下 2 块电池作为备用。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6 块电池的配备是足够的,即使是火力全开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耗干 4 块电池的情况。此前我对于无反相机电池容量的担心,也不攻自破了。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 Alpha 1 每秒 30 张的连拍速度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超高速的连拍速度和高速快门大大提高了拍摄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每场比赛都会拍摄大量的照片,远远超出使用单反相机时每场比赛的拍摄数量。以往我会在拍摄的间歇快速地浏览拍摄的图片,并快速地锁住发稿需要的瞬间,然后将废片直接删除以提高拍摄之后发稿的效率。

然而在无反时代,这样的操作流程已经跟不上连拍次数了。庆幸的是,本届奥运会我们使用了相机内置的无线传输功能,通过连接手机热点将发稿图片直接发到后方编辑部的 FTP,由值班编辑来处理图片和发布。
这样的协作大大提高了发稿的时效,只要网络通畅,图片直播也是轻而易举。而那些在拍摄过程中产生的海量生图的挑选和整理工作,正好可以留给回国后隔离期间来做。

此外,由于疫情的关系,2020 东京奥运会发布了一个采访比赛的预约系统,想要采访任何一项比赛都要提前预约,没有预约即便到了现场也很难如愿以偿地去拍摄。
原本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综合赛事,摄影记者需要花费 60%-70% 的精力花在研究赛程和交通信息,辗转于不同场馆之间,用在拍摄上的精力只占 30%-40%。而在新政策下的 2020 东京奥运会,我用在拍摄上的精力顶多只有 20%。
当然,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一届不同以往的奥运会,我们只有积极地去适应和改变才能更好工作。

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着。回国后,在天津隔离的第八天,我开始想念漂在镰仓海上拍摄帆船的那个下午;想起泪洒田径场上的巩立姣——我和她熟识也有十年了,她几乎囊括了铅球赛场上所有的荣誉,唯独缺少一枚奥运会金牌,所以她在夺冠的那一刻,所有情绪的释放,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想起北海道札幌的夕阳西下,透过街道洒下金黄色的光,把竞走女将们照亮……

体育的美,让人不能自已。
摄影并文/安灵均
本文原刊载于《摄影世界》2021 年 11 月刊
责任编辑/陈忠欢、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