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天,193855 张照片
2021 年 7 月 23 日 19 时,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大坂直美点燃奥运圣火,五彩斑斓的烟花照亮夜空,2020 东京奥运会拉开帷幕。
新冠疫情,让一切都变得特殊,本届奥运会也不例外。
“我在,仅有 960 人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 体育记者魏征在朋友圈的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本期专题的 8 位记者,他们穿梭在各个比赛场馆之间,用文字、声音、图片及视频将 “空场奥运” 的点点滴滴传播开来。
除了关注奥运会本身,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无反相机频频出现在奥运赛场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相机进入到了机身小型化且性能强大的阶段。虽然本届奥运会很多摄影记者是第一次选择用无反相机进行采访报道,但可以预见的是,在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2024 年巴黎奥运会,将会有更多的无反相机出现在赛场上。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奥运故事吧。


我是新浪体育的记者李欣,有 17 年的媒体工作经验。我与摄影结缘始于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对摄影的好奇心促使我拿起了相机并开始研究怎么拍出好照片,从此开始了我的摄影生涯。
2020 东京奥运会由于疫情原因延迟一年举行,我得以更充分地做准备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作为摄影师,我要感谢科技带来的突破,让摄影方式从胶片到数码再到现在的无反时代,相机轻量化和其具备的高科技,给我的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让我更切身体会到什么叫 “科技改变一切”。

要拍到好照片,拍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做好,包括选用合适的摄影器材。一是要熟悉运动项目的规则,二是要观察该项运动的规律,三是利用镜头组合去设计拍摄画面。比如击剑项目,为聚光剑道效果,选手的着装是白色的,比赛现场的背景都布置成黑色。在这种大光比的环境中,索尼 Alpha 1 微单相机表现得非常出色。
它的对焦系统反应很快,能够准确、快速地锁定移动拍摄对象,用每秒 30 张的超高速连拍,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决定性瞬间。除了特别需求外,我都采用 JPG 格式拍摄,索尼 Alpha 1 微单相机的 5010 万像素能保证得到画质优异的照片。

疫情,让 2020 东京奥运会成为 “空场” 奥运会,没有了观众,所有比赛画面只能通过在现场的媒体记者的记录传播出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本届奥运会,我拍摄了 17 个比赛项目,拍下了 193855 张照片。每天在酒店和赛场之间奔波,22 天就这样过去了。
回国后在大连隔离,我很感慨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同时也做个工作小结。一是基本功很重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日常工作中练出的基本功,是高强度工作下从容不迫的保障。二是要做足准备工作,从拍摄器材的选择到电池的储备,从数据线的接口到数据存储,等等,细节决定成败。

何况,我们这项工作是一项不可以出错的工作,因为错了就无法补救。三是对赛场环境、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个人特点等的了解必不可少。四是用心拍摄,用对摄影的热情去触动快门,透过镜头看到这个运动的本质,才能全面、完整、生动地讲好运动健儿们的奥运故事。五是不管科技如何发展,摄影器材如何自动化,自己的学识、修养才是成功的基础,才能拍出更好的照片。
摄影并文/李欣
本文原刊载于《摄影世界》2021 年 11 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