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在风雪中 “打滚” 的摄影利器

2022 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奥林匹克运动写下新的一页。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 “双奥之城”,中国奉献了一届 “真正无与伦比” 的冬奥会。
各国运动员为全世界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比赛,摄影记者也拍摄了运动员与冰雪互动的各种精彩大片。相信大家对冬奥赛事拍摄的背后故事很感兴趣,于是我们邀请了多位摄影记者聊聊冬奥拍摄的那些事,未来一段时间持续更新。
北京冬奥会随想

我于 1989 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摄影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摄影部工作。在 30 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两上 “战场”:一次参加硝烟弥漫的阿富汗反恐战争报道;一次参加没有硝烟的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报道。期间更有 18 年专职从事体育摄影报道的经历,5 次参加夏奥会,2 次参加冬奥会,4 次采访男足世界杯……对体育报道有很深的感情。

今春二月,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成为世界上唯一的 “双奥之城”。我因参加本届冬奥会和 2008 年北京夏奥会的报道,也荣幸地成为 “北京双奥记者”,能够参与并见证北京举办双奥的盛况,实乃人生莫大的幸福。
在冬奥会期间,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健儿的优异表现,他们顽强拼搏,捷报频传,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同时也激励着我多出佳作。


本届冬奥会,我主要负责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采访拍摄,中途还支援拍了两场冰球赛。每到赛场,人头攒动,“枪炮” 林立,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 “火药味”。在此,我发现一个新动向:不少摄影记者使用了无反相机。我没有深入调研只是猜想,这些记者也许跟我一样钟情于无反相机的轻便和高品质。
我使用的相机是索尼 A1 以及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II、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和 FE 400mm F2.8 GM OSS 镜头。索尼相机因无反设计,显得更加小巧轻便,且成像俱佳,它在高速连拍时,防振动功能显著。此外,以上三支镜头都可以手持拍摄,无需独脚架。


这次冬奥会,我重点使用了 100-400 毫米镜头,它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是一支非常好用的体育镜头。因为足够轻巧,让捕捉瞬间画面更加便捷,再加上 100-400 毫米的焦段,不容易丢掉重要瞬间。


在北京冬奥会上,新华社摄影团队首次以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IOPP)和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NOPP)双重身份,服务于全球媒体,“将士们” 爬冰卧雪,奋勇拼搏,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我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倍感荣耀。

能在风雪中 “打滚” 的摄影利器

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已经 20 年了,参加过 3 届夏季奥运会的采访报道。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我第一次参与奥运会报道,那次是在青岛采访拍摄帆船比赛。
还记得我每天扛着沉重的设备在大海里颠簸 3、4 个小时,当时就想,如果要是相机和镜头能轻点就好了,最好还能拍摄完成后直接在海上 “一键即传” 式发稿。

时隔 14 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这座古老的城市成为全球唯一的 “双奥之城”,这也是我第一次涉足冬季体育的拍摄任务,非常有幸能在赛场上见证历史和现场感受来自耀眼的 “中国红” 自豪与骄傲。
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在张家口赛区采访拍摄跳台滑雪和空中技巧两个项目。摄影是个苦活儿,这在冬奥会的拍摄任务中尤其明显。

在这里,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首次参加北欧两项比赛中国运动员赵嘉文的坚韧,见证了老将齐广璞揽月折桂的激情。在张家口的严寒中,透过镜头,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迸发出的生命张力像火焰一样,战胜风雪、直抵人心。

我选择了无反相机作为本次冬奥会的主力机型。2017 年在天津全运会时,我首次使用了索尼 A9 相机,对它的轻便灵巧印象深刻。2021 年东京奥运会使用索尼 A1 相机,它强大的对焦功能让我 “事半功倍”。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无反相机已经成为了摄影记者的主流配置。据我观察,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赛场边,使用无反相机的记者在七成左右。
从 “胶片” 到 “数码”,从 “单反” 到 “无反”,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带来了摄影方式和理念的创新。相较于单反相机,无反相机的最大优势是重量和速度,这是很多体育摄影师最看重的指标。与专业单反相机相比,无反相机的重量大幅下降,在减轻摄影师体力付出的同时,也给设备的选择带来更高的宽容度,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 “斤斤计较”。

拍摄雪上项目时,我基本都是手持 400 毫米定焦镜头,如果不借助独脚架在以前是很难坚持的。没有了五棱镜和反光板的制约,无反相机的快门速度、连拍速度都大幅提升。2008 年北京奥运会摄影记者用单反相机抓拍 “离弦之箭”,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不少摄影记者用无反相机成功抓拍到 “出膛子弹”,这充分证明了无反相机具有的先天优势和发展前景。

本届冬奥会我使用的是索尼 A1 和 A9M2 机身,FE 24-70mm F2.8 GM、FE 70-200mm F2.8 GM OSS II、FE 100-400mm F4.5-5.6 GM OSS、FE 400mm F2.8 GM OSS 等镜头。
基本性能无需赘述,让我惊喜的是看上去小巧精致干不了 “粗活” 的索尼系统,居然抵御住了零下 20 摄氏度以下的严寒,在风雪中 “摸爬滚打”,对你不离不弃。原本最担心的电池耐用性也表现出色。

在跳台滑雪运动中,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只有 2、3 秒的时间,空中时速超过 100 公里。而站在坡道上的摄影师看不见运动员起跳,等看见时已经飞到眼前了。这时索尼强大的追焦能力就开始发挥作用,从捕捉目标到自动对焦一气呵成。
即使天上飘着密集的雪花、运动员带着风镜,它也能准确的识别到眼睛,排除干扰紧追不放,再加上高速连拍,大大提高了摄影记者的成功率。
对于体育记者来讲,成长和记忆都被一个又一个四年分割了。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我们身处的时代正如手中使用的相机一样,不断创新、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