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 2021 年实现收入、用户高质量增长,三年投入实体超 2 万亿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京东集团 2021 年实现收入、用户高质量增长,三年投入实体超 2 万亿元促进可持续发展

北京时间 3 月 10 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港交所股票代号:9618)发布了 2021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通过万亿级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投入,京东以更高的品质、更优的价格、更好的服务激发消费需求,带动合作伙伴特别是线下零售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更可持续的发展。

2021 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 2759 亿元人民币(约 4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0%;2021 年全年净收入达到 9516 亿元人民币(约 149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6%。京东物流 2021 年全年净收入突破 1000 亿元人民币。过去三年来,京东累计用于商品采购、基础设施、技术研发、物流履约、员工薪酬福利、品牌商家扶持等实体经济相关投入总额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2021 年京东集团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经营利润为 134 亿元人民币(约 21 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为 1.4%,继续保持低利润率运营。

从 2017 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 800 亿元。

2021 年,京东集团的用户规模和质量继续保持同步提升。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过去 12 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约 5.7 亿,一年净增了近 1 亿,新增用户中的 70% 来自于下沉市场。

“四季度面对外部大环境的变化,京东依然保持了健康的增长势头,并持续促进中国消费的扩容增质。这得益于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具有极强韧性的商业模式,以及对服务用户和支持合作伙伴的不懈追求。” 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先生表示,“京东开放的生态和供应链能力为合作伙伴带来经营效率的提升和持续的高质量增长,因此创造了独特的价值。展望未来,我们将始终围绕着为用户和合作伙伴创造价值来打造我们长期的业务发展战略和投入布局。”

三年投入实体超 2 万亿,带动全产业链效率提升

日前,京东 “亚洲一号” 西安智能产业园获得由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华测认证(CTI)颁发的碳中和认证双证书,正式成为国内首座 “零碳” 物流园。截至 2021 年底,京东已经完成第一批 12 座智能产业园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同时在全国 50 多个城市投放使用了 2 万辆新能源车。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 1300 个仓库,一年新增了 400 个仓库,相当于在过去一年每天新增一座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已超过 2400 万平方米。京东物流在全国 33 个城市运营的 43 座 “亚洲一号”,不仅大大提升了偏远地区的配送时效,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就业,形成多个 “亚一就业村”。2021 年末,京东物流的一线员工数量超过 30 万人,超过 60% 实现了在本乡本土的稳定就业。

2021 年,京东工业为了解决工业企业订单渠道分散、物资供给不及时、库存管理成本高等一系列痛点,创新地推出了企配中心、京工柜、智能移动仓等新一代基础设施,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超过 200 个。

2021 年,京东已相继在英国、德国、荷兰、中东、澳洲等地陆续开仓运营了 80 个保税仓及海外仓,其中超过一半为自动化仓。在荷兰,京东自动化仓仅用了短短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从筹备到开仓全过程。

技术投入始终是京东的必选项,自 2017 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5 年间京东体系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已近 800 亿元。2021 年,京东体系在各大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220 余篇,获得国内外权威竞赛奖项 60 余个,并创造了 260 余项技术突破及应用创新。2021 年四季度以来,京东探索研究院持续深耕基础技术研究。织女模型 Vega v1 刷新全球顶尖自然语言理解通用评测 GLUE 世界级记录,其中两项任务首次超越人类标准;与中国信通院联合撰写国内首本《可信人工智能白皮书》被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列为 “中国人工智能治理三大方法” 之一。

纵观京东 19 年的实践,新型实体企业的零售商业模式不是简单的买货卖货,而是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和数字技术创新,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运营效率、加快资金周转。2021 年第四季度,京东在近 1000 万自营 SKU 商品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运营效率全球领先,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 30.3 天,在过去三年间加快了 8 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 45.3 天,在过去的三年间缩短了近 15 天。

四季度京东零售商家增量超前三季,促进社会消费高质量增长

刚刚过去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2 年春节联欢晚会,京东成为独家互动合作伙伴。在全球华人尽享 15 亿红包和好物、691 亿次互动的同时,京东云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成功挑战全球最大规模流量洪峰;20 多万物流配送一线员工保障了全国 30 个省份的 300 多个城市、近 1500 个区县的消费者在除夕、大年初一也可以正常下单收货;京东小时购、京东到家为全国 1700 多个县区市提供 “春节小时达” 服务。在京东坚实可靠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支撑下,带动大量品牌商、线下商家的销售在今年春节 “火了一把”,这其中,仅在春晚销售的上千万件优质农产品,就帮助 100 多万农户增收了 3 亿多元。

京东助农,不仅仅是快递下乡、农产品上线,而是通过持续向农村下沉,共享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趟出了一条以供应链健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乡村振兴 “全链条” 路径。京东自 2020 年 10 月启动乡村振兴 “奔富计划” 以来,截至 2021 年底已带动农村实现 3200 亿元产值,帮助数百万农户增收。借助于京东的全链条助力,江苏宿迁霸王蟹、贵州修文猕猴桃、福建宁德大黄鱼、宁夏盐池滩羊等一大批优质农产品打开了全国市场,促进形成高品质农产品与消费升级的正向循环。

偏远地区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又推动了农村消费。根据京东消费数据显示,2021 年农村地区的人均网购件数达到了 2019 年的 5.3 倍,年均增速 131%,健康类、服务类、交通类等消费呈现出高倍数增长。

遍布全国的 1.5 万家京东家电专卖店,把最新潮的商品送到了消费者家门口,边远地区的配送时间从以前的一两周缩短到如今的一两天。更高的品质和更好的服务,使得京东的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在 2021 年继续保持同比 22.9% 的增长,品类优势进一步巩固。

202 1 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的第三方商家新增数量超过了前三季度总和。商家的增长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商品品类,满足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2021 年,京东新品发布规模同比增长超过 150%,25000 多个品牌的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实现翻番。在过去五年间,京东销售的商品种类扩充了 83%,新品牌增加了 40%,越来越多的 C2M 反向定制商品,让消费者可以享受 “许愿式生产”,获得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全渠道业务同比增长近 80%,带动实体商家可持续发展

2021 年,京东的全渠道 GMV 同比增长接近 80%,这也意味着,京东通过开放自身的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运营和整合营销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线上、线下多元化的场景里,可以极大地带动商家特别是线下门店的增长。

京东零售全渠道业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今,京东已布局了京东 MALL、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京东之家、京东大药房、七鲜超市、京东便利店、京东京车会等数万家的线下门店。京东七鲜在 2021 年加快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店的步伐,仅第四季度就在全国 10 个城市新开业了 12 家门店。京东京车会在四季度吸引了来自武汉、合肥、青岛、济南、沈阳、厦门、苏州等 14 个城市的 900 多家各类汽后门店参与,目前在全国 163 个城市已经拥有超过 1400 家线下门店。此外,京东的供应链还在为全国的 367 万家药店、专卖店、商超、便利店、汽修店和鲜花店提供选品、运营、物流、金融服务。

为了提升更加便捷、高效的即时消费体验,2021 年,京东与达达进一步深化了全渠道合作,通过模式创新帮助合作伙伴特别是线下商家持续优化成本、效率和体验。京东与华润万家的超 600 家门店建立了合作,在 2021 年的京东 11.11 期间通过达达的及时配送,帮助华润万家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 400%。

在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时,京东也在全力推进数实融合从流通环节向制造环节延伸。通过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发布的 “满天星计划”,启动了 “一城一策” 式的专项服务,截至 2021 年底,服务已覆盖全国 28 个城市,惠及 120 万家中小企业。目前,京东已服务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 2.7 万家、“小巨人” 超过 3200 家,数量均占全国近 70%。

根植于实体经济,京东坚定初心把数字经济做实;解码数字技术,京东不断探索把实体经济做活。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新型实体企业稳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获得了行业更多的认可和效仿,京东也愿意与全行业分享自身的经验和积累,同心合力,为实体经济创造更大的价值。

(备注:本文有关京东集团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均选节选自英文版业绩报告,最终以英文版业绩报告为准。)

(推广)

来源:新华财经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新华社品牌工程 » 京东集团 2021 年实现收入、用户高质量增长,三年投入实体超 2 万亿元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