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老窖:非遗传承与创造的探索路
踏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我们看到各地已开始深入展开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和建设中,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山东济南为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将支持建设 13 个黄河非遗展馆,深入挖掘、保护和抢救当地黄河文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也在今年初正式启动建设,致力于保护长江文化遗产、合理利用长江文化资源、生动展现长江文化时代价值……

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正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逐步与国家重大项目紧密衔接。
非遗走上时代舞台
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到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步焕发生机。为了进一步推动非遗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泸州老窖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向社会各界展示非遗文化的无限魅力。
可以说,泸州老窖为助力非遗融入人们现代生活下足了功夫。自 2008 年起,泸州老窖将传统的祭祀和封藏仪式创新表达,固化成为文化盛典——“封藏大典”。庄严肃穆的典礼仪式、敬先辈礼仪传统以及天然藏酒洞的封酒仪式,活灵活现地展示出非遗文化的璀璨光芒。于 2021 年 8 月 18 日,被认定为泸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代表项目。
近日,主题为 “秉活态传承,续名酒新篇” 的 2022 泸州老窖·国窖 1573 封藏大典圆满落幕。大典以直播的形式邀约广大网友云上观礼。大典上,被称为泸州老窖 “活态双国宝” 的 “1573 国宝窖池群” 和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 给观礼嘉宾和广大网友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直播的广阔舞台,“双国宝” 赢得社会大众的掌声与欢呼。以 “互联网+” 激活非遗的生命力,将非遗打造成为一种大众 “可参与” 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封藏大典” 除了作为一项民俗类非遗项目传承至今,它更是一场泸州老窖为 “双国宝” 搭建的展示舞台。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保护、传承与发展非遗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弘扬传统的同时,传播方面也要创造新的突破,不断创新表达形式,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才能扩大非遗在当代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力。
非遗 “活” 出新天地
非遗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使其实现当代价值、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更要不断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接力传承、开拓创新,才能使非遗更好地从 “历史” 走向 “未来”。
自 2001 年中国昆曲入选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起,我国已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二十余载。确立了 “见人见物见生活” 的重要理念。我们发现,传承人在技艺的传承中不断加入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实践才构成了非遗传承的整体。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经 “传承人” 融会贯通的 “活态传承”,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酒企业,泸州老窖深知传承的要义,始终积极探索非遗的 “活态传承”。以 “活态双国宝” 为例,“活窖池” 历经 449 年持续酿造,不曾易址重建,已成为业内罕见的 “活态文物”。“活技艺” 经 24 代传承人 “活态传承”,698 年经久不衰,从未断代。是泸州老窖酿酒人凭借着他们的匠心与坚守让 “双国宝” 在 “活态传承” 中得到悉心保护与合理利用,才使其传承百年仍历久弥新。
所以我们说,非遗并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老摆件,也不是史书典籍中的死知识。我们应该像泸州老窖这样积极地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创造当中,才能有效地传承非遗的生命力。只有 “活态传承” 非遗才能让非遗更好地活在当下、走向未来,产生更大的价值。
“非遗+” 大有可为
如果说非遗的现代化发展,是新时代中国 “坚定文化自信” 的内在要求。那么非遗与产业、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推进国民经济稳步向前重要抓手。
据有效数据表明,2020 年四川省道明镇探索 “非遗+文创” 的市场化发展道路,竹编产业累计创收超 1.3 亿元;2021 年西藏自治区唐卡产业带动上万人员就业,年产值已突破 2 亿元;2022 年春节,上海文旅行业推出 “非遗+文旅” 创新项目,实现旅游收入 177.21 亿元……非遗文化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正为市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如今非遗项目已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老技艺,越来越多的 “非遗+” 等创新项目正火热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秉承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酿制技艺的初心,泸州老窖始终躬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数百年来,从未中断对 449 年国宝窖池群和 698 年非遗酿造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可以说,是泸州老窖酿酒人坚持数百年的守正与创新,沉淀出泸州老窖的文化价值,才造就了其醇馥幽香、甘润馥郁的独特口感。
自 1952 年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评出 “四大名酒”,开启中国 “名酒时代” 后。作为唯一一个历届蝉联 “中国名酒” 的浓香型白酒品牌,泸州老窖带领中国白酒行业进一步加强了对非遗的 “活态传承” 与开拓创新,这已经成为泸州老窖打造中国式品味的特有方式。
70 年中国名酒历程中,泸州老窖始终凭借 “活态双国宝” 的文化赋能走在行业前列。一方面以 “非遗+科技” 创新推动产品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泸州老窖 “活态双国宝” 的文化资源优势,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不仅为品牌赢得更多市场机遇,更是为中国白酒行业 “闯” 出了一条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所以我们说,泸州老窖对 “双国宝” 活态传承与合理利用不仅是对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更是其肩负中国名酒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体现。
不久前,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 “要加大文化遗产工作力度,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任务。为 “十四五” 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工作指明了道路。
面向未来,中国需要更多像泸州老窖这样的民族企业广泛、充分地参与进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当中。不断探索非遗的创造性发展之路,使非遗走进数字时代,拥抱现代生活。更需要我们结合时代条件对非遗进行深入挖掘、活态传承,为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推广)
来源:半月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