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计,雄安 “第一”——献给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

千年大计,雄安 “第一”——献给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

2017 年 4 月 1 日,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原本籍籍无名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一夜之间声名鹊起,世人瞩目。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未来之城、智慧新城;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给人无限美好的畅想和憧憬。

如今五年过去,雄安新区建设得怎么样了?有哪些变化呢?

第一个建设项目——“千年秀林”。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新理念, 如今已累计造林 42.8 万亩,森林覆盖率从 11% 提高到 30.5%。孙振林 摄
第一次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白洋淀。雄安新区设立后,持续加大白洋淀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水质从劣五类全面提升至三类及以上标准,首次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程泽军 摄
第一个改造提升的旅游码头——白洋淀旅游码头。加高加固堤防,新建生态科技展示馆、游客服务中心等 4 栋单体建筑,改建游船泊位等。郑新江 摄
第一座综合性公园——悦容公园。位于容城县县城和容东安置区之间,总面积 230 公顷。通过提取山水神韵营建城市风景,表现共享之乐,展现园林之新及 “大园林” 意境,集山、水、林、亭、塔、楼、阁、廊、桥等园林之精粹,绘大地诗画。郑新江 摄

这五年,一张白纸徐徐铺展, 1+4+26 规划体系绘就宏伟蓝图,大规模开发建设迅疾展开,总投资超过 6000 亿元, 220 个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几十万建设大军日夜奋战,“全国最大建设工地” 塔吊如林,热火朝天,每天都有道路在延伸,每天都有楼房在 “长高”,每天都在创造崭新的 “中国速度”。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重要阶段, 中国中化、中国星网、华能集团总部基地已经正式落地开工建设,一批高校和医院正在选址落地,中央企业在雄安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 100 余家。

第一个基建工程——市民服务中心。 该工程占地面积 24.24 公顷,建筑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采用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智慧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理念和技术,是一个未来城市的雏形。梁克义 摄
第一个重大交通基础建设项目——京雄城际铁路。起自京九铁路北京李营站,终到雄安新区, 全长 92.4 公里。目前从雄安新区到北京西站最快 56 分钟,到大兴机场最快 19 分钟。陈法鹏 摄
第一座高铁站——雄安站。京港高铁、雄忻高铁、津雄城际、石雄城际、雄安至大兴机场快线等都会在这里汇聚,将成为全国 “八纵八横” 高铁网重要枢纽。郑新江 摄
第一条新建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新区规划纲要确定构建的” 四纵三横” 区域高速公路网的重点项目,北起北京市西南五环,终到河北雄安新区。2021 年 5 月 29 日,京雄高速河北段与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和容易、安大公路一同正式通车,雄安新区对外骨干公路网基本建成。任志伟 摄

这五年,雄安新区旧貌换新颜。京雄城际铁路、京雄高速公路等相继开通,对外骨干交通网基本建成;38 平方公里启动区市政道路、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容东安置区第一批回迁居民顺利入住,雄东片区 A 单元安置房接近具备入住条件,容西片区陆续进入室内外装修阶段;白洋淀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水质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首次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千年秀林” 不断扩展,累计造林 40 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30% 以上;对接、引进京津冀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增建基层文化、体育、游憩设施,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第一个安置区——容东安置区。占地面积 1270 公顷,分为 11 个单元 28 个街区。2021 年 10 月 19 日,首批安置房分配启动,到 12 月底已有 1 万余户、3 万余人顺利回迁安置。鲁守龙 摄
雄东片区第一个安置房项目——雄东片区 A 单元。雄东片区位于雄县县城东侧,肩负着保障雄县及高铁枢纽周边居民搬迁安居、 引领淀东片区发展的重任。占地面积约 98.63 公顷,共建楼房 218 栋,包括安置住房 206 栋、学校 8 所、社区中心一处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程泽军 摄
第一座 220 千伏枢纽变电站——剧村变电站。2021 年 6 月 18 日正式建成投入运行,能满足容东片区的用电需求。实现了 6 个 “第一”:国内首个绿色星级变电站、首个箱型梁柱结构变电站、首个最高标准装配式变电站、首个全综合管廊出线变电站、首个与市政规划同步变电站、首个采用可开启外墙变电站。梁克义 摄
第一处垃圾处理综合设施——垃圾处理场。位于雄县东部,集垃圾处理、焚烧发电、综合利用于一体。建成后,可有效满足新区全域全口径固废(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厨余垃圾、粪便、污泥、医疗废物及其它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处理的需求。垃圾处理设施隐藏在地下,地上将建成郊野公园,高耸的烟囱,顶端将变身为莲花瓣造型的观景平台。梁克义 摄

这五年,雄安新区以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为目标,以 BIM、云计算、 区块链为技术支撑,小到智慧灯杆、智慧井盖,大到智慧交通、智慧工地,从初始就嵌入 “智慧基因”。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送货已经变为现实。在建设物理城市的同时,在虚拟空间再造一座城,在云端用大数据来描绘雄安新区生命周期成长全过程,达到实体建筑与虚拟数据同生共长。雄安城市超算中心业已开工,将为 “智慧雄安” 建设提供保障。

智慧城市缩影。邢双桥 摄

这五年,雄安摄影人紧随新区发展脚步,聚焦各个项目破土而出和拔节生长,聚焦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聚焦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地标,记录日新月异的发展,见证翻天覆地的变化,把雄安新区频频呈现的雄安第一、河北第一、全国第一乃至亚洲第一收入镜头,把一个个精彩瞬间变成永恒。

文/梁克义

资料来源/雄县摄影家协会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千年大计,雄安 “第一”——献给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