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2021 稳健发展,2022 蓄势待发

江淮汽车:2021 稳健发展,2022 蓄势待发

3 月 24 日晚,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江淮汽车”)发布《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称:2021 年江淮汽车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 52.42 万辆,同比增长 15.63%,实现营业总收入 403.11 亿元,同比下降 6.05%,2021 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 亿元,同比增长 40.24%。

精准研发,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近年来,安徽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最先一公里” 和成果转化应用 “最后一公里” 有机衔接,激励科技界、产业界推动多出科技创新成果,加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创新成果从 “实验室” 走向 “生产线”。

多年来,作为安徽省属国有企业的江淮汽车将研发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每年会将销售收入的 3% 至 5% 作为研发投入,围绕 “节能、环保、安全、智能、网联、舒适” 关键技术研发路线,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

《报告》显示,2021 年,江淮汽车研发投入高达 18 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 4.46%,占比较 2020 年有所提升。

持续的研发投入,让江淮汽车的创新成果迎来竞相迸发。智能网联技术方面,自主研发行业首款集成高精度定位、以太网网关、5G T-BOX、V2X 四大功能的通讯域控制器,已实车搭载并完成首轮功能验证。

2021 年 4 月份,江淮汽车正式对外发布耗费百亿研发资源打造的 MIS 皓学平台架构,拥有性能卓越、智能科技和柔性迭代特性。2021 年 11 月,基于 MIS 皓学架构打造的 HOL-Pilot 思皓智能驾驶技术发布,从用户真实驾驶场景出发,采用业内领先的软硬件技术,构建更加安全、稳定、更加贴近实际路况需求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MIS 皓学架构正式亮相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江淮汽车推出同级首款续航超 500 公里 SUV— 思皓 E40X,拥有 24 个智能感知硬件,高精地图,定位精确至厘米级,冗余制动系统,实现了 L2+ 级别辅助驾驶;持续推进蜂窝电池 2.0 技术、智感热泵 2.0 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江淮新能源轻卡将以纯电动+插电混双重技术路线为驱动,预研新能源全新专属平台、智慧座舱、自动驾驶,并布局氢燃料电池,引领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和产品升级,推出车电分离式纯电动轻卡,助力用户降本增效,解决里程焦虑,加速轻卡市场新能源化的进程。

JAC 电动轻卡批量交付巴西大客户

江淮汽车在技术和产品上的研发与突破,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21 年 1 月 7 日,思皓 A5 凭借卓越的智能表现,获得 i-VISTA“五星智能” 评价,成为十万元级唯一 “五星智能” 运动轿车。

2021 年 8 月 4 日,由 Altair 与美国汽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 9 届年度 Altair Enlighten Award 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思皓 A5 车身结构设计仿真驱动设计流程斩获轻量化使能技术亚军,这是中国车企首次斩获该国际大奖。

为鼓励江淮汽车的研发创新工作,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地市政府部门在 2021 年给予江淮汽车及下属公司研发创新补贴共计 11.9 亿元,占全年补贴总额的 60.93%,以推进安徽省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持续落地以及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商乘并举,销量增幅高于行业

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08.2 万辆和 2627.5 万辆,产销同比分别增长 3.4% 和 3.8%,结束了 2018 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 2021 年,江淮汽车聚焦用户思维、加快结构调整,累计销量达 52.4 万辆,同比增长 15.63%,超额完成年度 50 万辆的销量目标,增长率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细分品类来看,2021 年江淮商用车累计销售 27.18 万辆,同比下降 8.74%,降幅与行业基本持平。乘用车累计销售 25.25 万辆,同比大增 62.27%,增幅高于行业 37 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1 江淮汽车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 13.41 万辆,同比劲增 169.12%。思皓 E10X 重点打造 “蓝朋友”“花仙子” 等系列,全年累计销售近 4 万台。截至 2021 年底,江淮汽车累计示范推广超 20 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突破 69 亿公里,单车最高运行里程达到 36 万公里,在私人购车领域累计推广规模名列前茅。

思皓 E10X 花仙子正式上市

2021 年,虽然江淮汽车在整体销量上实现了增长,但受商用车销量下滑影响,江淮汽车 2021 年营业收入较 2020 年有所下降。

缺芯少电,重压下稳中有进

2021 年以来,汽车行业连续遭遇大宗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芯片、电芯等核心零部件短缺等不利因素,给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和保供压力。

以车身重点组成部分的钢材为例,钢材在汽车原材料成本中占到了约 8% 的比重,在 2021 年前五个月,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创下历史新高,均价突破了 6600 元每吨,比 2020 年同期每吨上涨了 2800 元,同比增幅 75%。

在车身、发动机、车轮、油箱、转向节、储气筒、车厢等零部件均有应用的铝材,自 2020 年四季度开始开启价格上涨模式,2021 年最高上涨至 2.3 万元/吨,刷新 10 多年来价格新记录。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的碳酸锂 2021 全年涨幅达到 432%,截止目前已经突破 50 万元/吨,较两年前涨了 10 倍。

自 2020 年末,“芯片荒” 便席卷全球,全球多达 169 个行业收到影响。一辆车要用几百甚至上千个芯片,缺一个就会导致整车无法生产。据央视财经报道,2021 年上半年,某一款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核心芯片,从原价 20 元左右已暴涨上百倍,现在已经被炒到 2800 元,还不含税。

汽车芯片严重短缺,二十元芯片炒至数千元

芯片荒、电池短缺、大宗原材料价格飞涨等诸多问题叠加,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报告》显示,2021 年,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动力等成本大幅增加影响,江淮汽车商用车毛利率同比下降 1.1%,整体毛利率减少 1.17 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8.84 亿元。

面对全球疫情持续演变、汽车芯片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飞涨等重重压力,公司围绕用户思维、加快结构调整、加速数字化转型、推进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狠抓质量管控、深化开放合作,持续推进与大众、蔚来、地平线、科大讯飞的战略合作,实现销量及利润的稳步增长,企业发展稳中有进,实属不易。

2022 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和严峻挑战,江淮汽车将坚持战略全面引领,深入践行用户思维,持续强化技术创新,陆续推出最高续驶里程超 600KM 的思皓 E50 Apro 新能源汽车,力争实现全年营业总收入 450 亿元。

(推广)

来源:新华财经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新华社品牌工程 » 江淮汽车:2021 稳健发展,2022 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