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于 “湖河” 击于 “江海”:江汽集团再上新征程
编者按
江汽集团 58 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安徽这个中部省份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缩影。江汽集团不但见证了中国汽车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而且走在了中国汽车产业崛起探索的前沿,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重要力量。在全程参与中,江汽集团历练了精干的队伍,积淀了厚重的实力,从创业之初手工制作底盘到现在各种原创技术的聚集,从内陆小厂到国际汽车大舞台的 “领舞者”,江汽集团 “底盘精神” 已然拥有时代标杆的意义。
一群做水利出身的工人,负责维修保养闸机械,怎么看都与造汽车搭不上一点关系。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家最初位于安徽巢湖的机械修理厂,58 年之后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汽车集团……江汽集团经历了从 “湖河” 到 “江海” 的发展历程之后,在汽车 “新四化” 的发展道路上,再次踏上了新征程。

白手起家,从 “湖河” 到 “江海”
江汽集团的前身是专门负责维修保养闸机械的巢湖闸机械修理厂,职工也基本都是做水利出身。1964 年 5 月 20 日,巢湖闸机械修理厂正式更名为巢湖汽车配件厂,厂址也随之从巢县迁至合肥,开始了与汽车的不解之缘。
在几乎是白手起家的基础上,4 年以后,这座仅有一些东拼西凑的设备和各方支援的技术人员及工人的配件厂,诞生出安徽汽车史上第一辆车—— HF130 轻型载货汽车,也由此拉开了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
1990 年,全国汽车工业正值低潮期,江汽也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面对困难,江汽对市场作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判断,那就是困难是暂时的,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带来客车市场的爆发。而当时,客车底盘普遍由卡车底盘改装而来,在安全性、舒适性上存在先天不足。江汽顺势而为,提出了 “重点发展客车专用底盘,适时发展整车” 的发展战略。
在当时,这对于江汽来说是孤注一掷、决定命运的冒险。没有资金,江汽就卖掉了发动机生产线;开不起模具,就用锤子硬生生敲弯 5 毫米钢板,做出 10 台客车专用底盘大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试制团队每日加班加点的奋斗下,中国第一台客车专用底盘终于在江汽诞生。
通过这台客车专用底盘,江汽在销售上实现巨大突破,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1991 年,完成 1000 台销量目标;1992 年,销量达到 5000 台;1993 年,突破 10000 台销量,其中 HFC6700(7 米)客车专用底盘占据全国 80% 的市场份额;1995 年,江汽客车专用底盘销量登顶全国;1996 年,对标当时世界领先的五十铃技术的 HFC1061 轻卡成功上市;2003 年,JAC 客车专用底盘销量实现 “八连冠”,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 50 周年最有影响的 50 款产品之一。

1997 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正式成立,同时被确定为安徽 12 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2003 年,江汽集团成立江淮汽车发动机公司,并在 2012 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发动机品牌 Green JET(锐捷特),其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也得到了业界和市场的广泛认可。自 2009 年起,10 年共 10 款发动机荣膺 “中国心” 十佳发动机称号。

创新突破,做大做强
在江汽集团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成为一个显著标志。从凭借底盘走上再造之路,到自主研发发动机,再到打破技术垄断产生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个批量市场化的自动变速箱产品,江汽集团在创新中开启做大做强之路。
目前,江汽集团已经拥有一支近 5000 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其研发理念是 “节能、环保、安全、智能、网联、舒适”。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江汽集团已形成整车、核心动力总成、自动变速箱及软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试验验证和标定开发等完整的正向研发体系。在节能减排技术、智能安全技术、噪音技术、轻量化技术、新能源技术、制造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突破,并且形成了江汽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江汽集团逐步积累起核心技术能力,也有了拓宽车型的资本。如今,江汽集团的产品覆盖重、中、轻、微型卡车,多功能商用车、MPV、SUV、轿车、客车,专用底盘及变速箱、发动机、车桥等核心零部件;拥有了包括瑞风、帅铃、骏铃、康铃、格尔发、星锐、锐捷特、思皓、恺达、德沃斯、运多多等在内的知名汽车品牌。

在研发方面,江汽集团 2021 年研发投入达 18 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 4.46%,占比持续提升;2021 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 430 件,累计拥有发明专利 3439 件,并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3 项、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 1 项。2021 年 4 月,江汽集团正式发布了 MIS 皓学架构,宣告正式迈入全面架构造车时代。
在对外合作方面,2021 年,江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合作纵深推进,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江汽集团与蔚来汽车合作成果丰硕,蔚来汽车全年交付 9.3 万辆,双方成立了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蔚来汽车第四款车型 ET7 已正式下线,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合作项目也在按计划开展。除此之外,江汽集团还与康明斯、博世、地平线和科大讯飞等企业保持着深度合作。

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经过 12 年迭代研发,江汽集团新能源产品实现了 8 代技术 3 代产品研发,系统掌握电动汽车的电池成组、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及能量回收、驱动与制动电耦合、远程监控、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特别是高比能电池包热失控安全技术在国内率先取得突破,形成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正向开发能力。
迎接新挑战,再上新征程
2021 年,江汽集团商用车累计销售 27.18 万辆,整体保持稳健增长;乘用车累计销售 25.25 万辆,同比增长 62.27%,其中 SUV 累计销量 19.38 万辆,同比增长 117.55%。
不仅如此,江汽集团旗下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达 13.41 万辆,同比增长 169.12%,实现销售收入 37.49 亿元,这也为江汽集团净利润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出口业务方面,2021 年江汽集团累计出口销售 7.35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 100.41%。
受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汽车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江汽集团在面临新局面、新挑战的情况下,进一步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和品质突破,并以此迎接新挑战,迈上新征程。
据介绍,江汽集团已形成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纯电技术平台,取得蜂窝电池技术、“三合一” 电驱动技术、热泵空调技术、整车域电控技术等关键技术成果,并持续推进蜂窝电池 2.0 技术、智感热泵 2.0 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江汽集团已经建立起了帅铃 i3、帅铃 i5 和帅铃 i6 三大产品平台,并创新推出了帅铃 i5“车电分离” 模式,同时还通过推进增程式混动、氢燃料电池技术,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
2011 年,江汽集团首批 585 台新能源汽车投放市场,成为国内最早进入私人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之一。目前,江汽集团已累计示范推广超 20 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近 70 亿公里,单车最高运行里程达到 36 万公里,在私人购车领域累计推广规模名列前茅。
2022 年,江汽集团将进一步聚力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零部件业务,创新发展汽车金融、汽车物流和增值业务,打造具有江汽集团特色的产业生态体系。
58 年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江汽集团经历了无数改变。从最初 “重点发展客车专用底盘,适时发展整车” 的单点突破,到如今 “十四五” 战略 “做大做强商用车,聚力发展智能汽车与智能新能源汽车” 的多点发力,江汽集团始终根据当前发展情况与未来计划,作出适合江汽集团自身的战略部署。
同时,江汽集团也有着不变之处。作为一家老牌汽车国企,代代江汽人始终秉承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实干为先的品质,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前进,为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升 “中国制造” 品牌形象,不断贡献力量。(记者 李志勇 北京报道)
“底盘精神” 夯实江汽发展的 “底盘”
底盘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底盘好不好是决定一辆车好不好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初靠着一幅自己打造出来的底盘改变命运的江汽集团,自主创新的 “底盘精神” 一直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所在。
1990 年,是中国汽车工业最困难的一年,江汽集团迎难而上,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客车专用底盘,改写国内客车底盘只能是卡车底盘改装的历史,也使自己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
1993 年,7 米客车专用底盘占到了全国市场 80% 的份额,江汽客车专用底盘被评为 “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最具影响力 50 款产品之一”。1995 年,江汽在缺少先进设备的条件下,手工完成轻卡驾驶室安装,开创了中国轻卡轿车化的潮流。21 世纪初,江汽开创了国内中体轻卡先河,畅销海内外。
老一辈江汽人手敲客车专业底盘改写历史,新一代江汽人接续奋斗创新发展。江汽集团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自主创新的底盘精神支撑。作为江汽集团旗下核心业务,江淮轻卡依托底盘精神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不断创新、不断前行,而这种精神也是江淮轻卡升级到 “江淮 1 卡” 全新超级品牌的底气。
江淮 1 卡通过 “平台化+系族化+定制化” 三维度的产品研发策略的构建,打造采用全新一代高强钢车架及驾驶室的全新国六开发平台,完成了覆盖上百种应用场景的数百款国六产品定制开发与量产,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依托江汽集团强大研发实力,特别是国家级科研平台、海外研发中心,整车技术、核心动力及智能系统等正向研发实力,吸收大众汽车研发模式,江淮 1 卡深度融合、精准把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推出自主开发的全新一代模块化平台,可覆盖不同车身形式,同步匹配搭载纯电动、燃油车及混合动力等多种动力,全面布局新能源动力系统、自动驾驶技术、高端智能轻卡领域,以强大实力打造底盘更好的高端智能卡车。
同时,以世界最高标准设计打造的全球轻卡样板工厂新港 1 号基地,拥有国际一流生产设备,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于一体,拥有国内首个 5.2 公里三圆弧高环跑道整车试验场,是江淮 1 卡产品品质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的有力保障,并且荣获 “2021 中国汽车行业标杆智能工厂” 称号。
接下来,江淮 1 卡将在洞察消费需求的基础上,集中优势力量,加速轻卡产品创新,全新一代车型全面问世:江淮 1 卡旗下高端车型帅铃新中体 “帅中帅” 即将上市;聚焦重载物流市场骏铃擎天柱一经上市,迅速占领 “黄牌” 轻卡市场;全新一代中高端轻卡系列 “运多多” 为专业物流定制而生;高端轿卡恺达国六柴油车型,成为蓝牌新政下短途、末端配送物流市场新宠;全新打造德沃斯 T9 高顶双卧,全面满足中卡市场用户舒适需求。另外,新能 1 号新能源商用车首批正向开发车电分离式纯电动轻卡技术成熟,国内首批新能 1 号混动版车型已批量下线,引领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和产品全面升级。
中国汽车工业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江汽集团是一个自主创新的企业,从一个零部件厂做到乘、商及所有的产品链,是中国汽车工业中最完整的自主创新企业之一。江汽的底盘精神是创新、自主,使江汽走到了今天,这种精神是中国汽车人应该有的创新精神。
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在谈到底盘精神时表示,江汽集团将引进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在轻型车底盘和整车生产制造上形成自己特色,成为国内轻型车的排头兵,江汽的底盘精神是以自身底盘长处为锋刃,自主创新,逐步占领市场。(李志勇)

(推广)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