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首届集美中国新风景摄影十杰:曾泽鲲
三山五岳
摄影并文/曾泽鲲
三山五岳,泛指中国名山。三山的概念源自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之说。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等结合的叫法。山水审美是中国人的传统,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庄子说 “退居而闲游江海”。
山水画作为山水审美的载体之一,有着清晰的延续脉络,建立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审美系统。19 世纪中后期延伸到了中国摄影艺术中,郎静山结合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提出 “集锦” 就是 “经营位置”,用 “郎氏风格” 的画意摄影,给出了摄影表达中国山水审美系统的可能。
《三山五岳》这个项目就是想接续这个可能,探讨山水与当代生活的关系。相比古人,今天的我们能轻易地从网络上看到几百甚至几千年前的山水作品,山水的照片更是唾手可得。如此丰富的视听语言并没有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大的拓展,反而常常让我们无所适从。但如诗人西川所言:“古人有古人的当代生活,我们有我们的当代生活,两者虽然不同,但从文化结构上说是可以作对比的。” 山水有超越性存在和现实性存在。超越性存在是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诗意化的内心感受,现实性存在是山水自然物象和古人的艺术作品、历史文本。借助山水的现实性存在追寻超越性存在,感受山水所提供的或永恒或短暂的时空体验,将自我的生命维度展开,调整人生与生活的关系,达到一种自由境界。
古人的艺术给了我们一个坐标,让我们可以不断地出发,填补现代人的精神空白。任何艺术、任何艺术家的作品和艺术家本人,不仅是艺术史的一部分,也属于当下和未来,艺术无古无今。
每每面对月色下的山川,我总想起张若虚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古人的山川与我们的山川交相呼应。月光洒落的地方,已不是自然,是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他们注视着山川,山川注视着我们,在不同的宇宙时空里,回到了内心的山水之中。
山水宛如巨大容器,置芸芸众生于其中,感受自然,体验生命,映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