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华安:以世遗土楼为引,盘活农文旅全域生态旅游
25 日,“四季全时·清爽华安”2023 年北京文旅游推介会在北京福建大厦二楼举行。本次文旅推介会吸引了北京当地多家主流媒体参加,直播推介有近百万人强势围观,不仅在现场亲身感受华安的魅力,更有许多网友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活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 “四季全时·清爽华安” 推介会的话题热度持续走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华安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森林公园,文旅资源十分丰富。在推介会上,北京文旅专家发表了打破 “华安世遗” 边界的演讲,还向各界宣传推介文旅资源、招商项目及 “清爽华安 四季全时” 精品旅游线路;著名青年建筑师徐甜甜团队现场介绍了华安文化遗产昇平楼和启丰楼活化利用情况,团队成员分享了华安土楼故事。此外,推介会还举行了 “世遗土楼·音乐无界” 福建华安大地土楼全球音乐人招募启动仪式。

“福建土楼” 产生于宋元时期,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南靖县和龙岩市永定区。2008 年 7 月 6 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 32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遗土楼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土楼——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它以年代之久远、体量之庞大、设计之合理、保存之完好,独占福建土楼之鳌头,有着 “土楼之王”“神州第一楼” 等美誉,也是福建土楼中最早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

2023 年以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以纪念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十五周年为契机,坚持 “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多元化、系列化推进福建土楼活化利用,通过乡村振兴赋能、发展机制创新、串点连线盘活,进一步激活土楼建筑活力,发展文旅体验业态,打造活态文化遗产,许多破败的土楼得以恢复生机,积极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福建土楼保护与活化利用助推土楼文旅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赋能,土楼村落焕 “生机”
为破解华安土楼商业配套不足、业态单薄等发展困境,挖掘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价值,发挥文旅经济发展龙头作用,让土楼村落焕发生机,华安县委、县政府组织大量专家对土楼保护利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提出依托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发展土楼文旅经济的战略决策。此后,华安县成立土楼文旅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启动华安土楼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将土楼古村落纳入全省唯一入选的财政部农村综合性试点改革试验区核心区,用好用活乡村振兴政策支持,实施茶旅融合示范、大地土楼农旅配套等 13 个总投资 4.25 亿元的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土楼文旅、农旅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今年 1-5 月,华安土楼景区接待游客 12.1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23 亿元。
发展机制创新,土楼建筑生 “活力”
推行 “镇区合一”,理顺管理运营体制,实施村企校共建,丰富世遗土楼业态。实施以企带村或以村带企的 “村企共建” 模式,引导土楼周边闲置五凤楼民居经营权流转到村委会,与企业合作开发五凤楼民居,打造成特色民宿、文创基地、农产品展示窗口等。利用土楼山水格局、田园空间,建设 “春耕水满田、秋收黄金稻浪、大年油菜花海和土楼稻梦空间” 等一批花海花带景观,打造亲子度假、研学等旅游产品,进一步引导游客在土楼游玩、停留和吃住。深化与嘉庚文传学院、集美大学音乐学院校地 “三创” 合作,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全面阐释土楼文化历史内涵和精神价值。
引入专业团队,推动非世遗土楼活化。邀请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黄汉民、著名青年建筑师徐甜甜及其团队开展昇平楼、启丰楼 2 座非世遗土楼活化利用,串联起新圩、沙建 2 个乡镇的土楼资源,着力打造一条新的土楼旅游路线,与原有土楼旅游路线一起,带动沿线乡镇文旅经济深度发展。目前,昇平楼保护修缮工程已竣工验收,活化利用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启丰楼活化利用和保护修缮工程已全面开工,致力打造成全省土楼活化利用的典范。
串点成线盘活,土楼旅游线增 “动力”
“华安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地,还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水利风景区,是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玉石文化、土楼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源远流长;是大陆高山族同胞主要聚居地,高山族、畲族民俗文化独具特色;也是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如何发挥华安土楼龙头作用,串点成线,盘活县域文旅资源成为近年来华安县做大做强全域旅游和土楼文旅经济的重要探索。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发挥世遗福建华安土楼品牌引领作用,打造世遗土楼文化旅游、官畲风景区乡村旅游、贡鸭山森林康养旅游、先锋村 “四对比、五算账” 红色文化旅游为内容的 “四季全时” 精品旅游线路,打造 “春踏青、夏玩水、秋赏稻、冬泡泉” 旅游品牌,形成涵盖毕业季、暑期游、亲子游、研学游等主题为的 2-3 日 “微游” 方式,带动旅游经济发展;投入 5.2 亿元构建覆盖全县的 “四好风景道”,激活 “土楼+少数民族文化”、“土楼+红色旅游”、“土楼+森林康养旅游” 三大旅游经济循环圈。2022 年,华安县成功获评 “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
推动 “世遗” 与 “非遗” 结合。作为中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县份,华安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山族拉手舞。如何让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活” 起来,使其可感可触。为此,华安县将高山族舞蹈融入 “世遗” 土楼景区中,在土楼里成立舞蹈队——高山族艺术团,把土楼文化和高山族文化融进来,实现了 “世遗” 与 “非遗” 的巧妙结合,双向赋能。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世遗与非遗的文化魅力,还带动了高山族特色村寨——送坑村等高山族聚居村的抱团取暖、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