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码茅台 “美学” 基因
2023 年 6 月 13 日,在贵州茅台 2022 年度股东大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阐释了茅台美的 “五线” 生态体系,确立茅台发展底层逻辑。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和完善,茅台的 “美学观” 和 “生态观” 持续融入企业发展,“五线” 道路已经丰富升华为以茅台美学为价值内涵的 “五线” 高质量发展之路。
4 月 16 日,贵州茅台发布了 2023 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其中营收和利润不仅实现两位数增长,18% 和 19% 的综合增长超过年初 15% 的增长目标,超预期实现 “开门红”,去年同期利润增幅再次超过营收增幅。回望 2022 年的成绩单,贵州茅台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茅台酒成为中国酒行业历史上的第一个千亿单品。
2022 年 11 月 28 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特别分红 275.23 亿元;而在此前的 2022 年 6 月,茅台派发了现金红利 272.28 亿元。这是贵州茅台上市 21 年首次特别分红,也是茅台首次在同一年度两次分红。
这些提振信心的 “第一次”,都有着茅台独到的 “美学” 基因。复盘茅台 70 年,被载入茅台发展历史的诸多 “第一次”,都与改革、创新相关。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到科技大楼的建设,从酿造微生物研究成果出炉到 i 茅台成为现象级 App、巽风世界上线即火、茅台冰淇淋成为集团战略单品……

在改革与创新的驱动下,茅台对 “美” 的诠释与创造不断丰富、升级。美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这个难解难分的千年哲思,被茅台用 “白线” 作答。在创新方面坚持科技增能、数字赋能;在改革方面推进现代化管理改革、资产管理改革、营销体制和价格体系改革——抓好创新和改革,茅台拿出了要在 “在新的白纸上做出新文章” 的归零心态。聚焦 “动力” 这一关键词,从科技、数字化、改革、开放四个维度诠释了茅台的 “白线” 生态体系。
改革发展:构筑 “美” 的四梁八柱
作为贵州省属国有控股上市企业,茅台将改革发展的每一步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有效发挥国资国企新旧动能转换 “主力军”“排头兵” 和经济运行 “稳定器”“压舱石” 作用,立足贵州全省、放眼全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总体设计,制定了包括 6 个方面、49 项任务的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深化营销体制改革等工作为关键和重点,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加速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在茅台的营销体制改革和价格体系改革上,渠道改革成为重要抓手。让营销变 “主动”,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贴近渠道商。通过数字的办法来保证公平、保真。通过文化营销、品牌营销法、管理和服务的营销法,对营销体制进行改革。价格改革主要靠优化产品带、理顺价格带,让茅台酒回归商品的属性。同时,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体系,构建品价匹配、层次清晰、梯度合理的品牌结构。

i 茅台的运营,是茅台集团现代化管理改革的缩影,也成为其渠道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茅台产品链路的链接者、茅台文化的传播者、数字营销的践行者、销售渠道的协同者,i 茅台实现了茅台(S 端)与渠道商(B 端)、消费者(C 端)多层面的链接与互动。多维度商业模式的创建,i 茅台探索使用的 S2B2C 线上线下融合酒类销售模式,首开行业先河。
高效的管理源自茅台高位统筹。i 茅台既是营销体制改革的抓手,也是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杠杆。为了实现数字化营销体系改革的目标,采用 “商业模式升维,企业组织降维” 理念,打破垂直组织分工和管理模式,高层领导深潜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线,充分发挥数字化领导力,参与方案设计、上线筹备、重要活动等。在管理层深潜的基础上,组建了由茅台、监理、总集、开发商共同参与的 “1+1+1+N” 四位一体的联合矩阵式项目组织。在工作专班基础上增设了平台运营组织,建立了 “5+3” 的平台运营管理规范,进一步提升了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数据手段开展运营工作的能力。
截至 5 月 18 日,i 茅台累计注册用户超 4000 万人,日活用户超 500 万人,累计超 2400 万人参与了申购,预约次数达 31.62 亿人次。贵州茅台 2023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i 茅台一季度营收达 49.03 亿元,3 个月完成了去年营收的近 42%。上线以来,i 茅台累计销售额超 230 亿元,成为茅台的核心销售渠道之一。i 茅台的横空出世不仅稳定了飞天茅台等产品的市场价格,还通过链接线下超 2000 家门店,为渠道商配套提供了库存、配送、结算、客服等配套运营服务和技术保障支持。门店则依托 i 茅台提供的 S 端供应链品质服务,通过建立数字链接,提升了门店承载、服务能力的方式,引流效果明显。
创新驱动: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去年茅台集团研发投入达 6.4 亿元,同比增长 161%。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日益显著、平台建设多点突破,茅台对 “美” 的诠释、创造一直在刷新市场的认知。
茅台通过 “物系”“菌系” 和 “酶系” 的研究,在茅台酒中检测出 6000 多个分子,获得 1300 多种物质成分,确定了 700 余种呈香呈味化合物的风味贡献,解析了 “茅台酒为什么好喝”“茅台酒越陈越香” 的物质机理。
“酿造微生物是茅台最关键的密码,贯穿茅台酒每个生产环节,是密码中的密码。” 在丁雄军看来,茅台酒酿造技艺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去年 3 月 20 日,茅台集团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上公布的《茅台集团科技创新报告》显示,茅台已准确定性茅台酒中 965 种风味物质,明确其中 730 种有风味贡献、361 种有关键风味奉献,形成了茅台酒风味物质数据库和实物标准库,让茅台酒风味物质首次有了可视化表达,更保持了茅台酒的品质恒定。茅台 70 年的 15 项开创性成就背后,是茅台酒五大酿造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体系支撑力的成果。2022 年,茅台全年开展公司科研项目 203 项,同比增长 70.94%;累计开展国家级项目 13 项,省部级项目 59 项。
今年 3 月 21 日,茅台集团 2023 年科创大会公布了两项核心科技成果。茅台集团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经过长达 6 年的研究,筛选并获取茅台酒酿造过程中纯培养酵母菌 3168 株,归属于 20 个属 41 个种,远超于已有白酒文献所报道的 25 种。在《制酒全过程多维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研究中,通过丰富检测体系,拓展评价维度,通过可视化技术及关联分析,构建生产过程综合评价模型对酿造过程管控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同一类型酵母进行比对,如今的酵母相较于 60 年前,其风味物质种类更加丰富,再次佐证茅台镇核心产区对整个微生物环境的驯化是不可复制的。以上两项成果共申请发明专利 12 件。其中,已授权专利 9 件,成果转化率超 40%;第二项成果已全部应用于生产实践。
2021 年,茅台科技大楼项目建设启动,是茅台集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增能的重点工程项目,将助力茅台打造集研发创新、学术交流、产教融合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业内一流创新研发平台。2022 年 10 月 28 日,茅台科学与技术学院挂牌成立。茅台集团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愈加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茅台将抢抓国家建设重点实验室的机遇,到 “十四五” 末,力争创建 “传统发酵食品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 等 2 至 4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将茅台打造成为行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原创技术策源地。
据悉,今年开始到 2030 年,茅台将围绕酿造原料、酿造环境、酿造微生物、工艺控制、白酒风味与品质、食品健康与安全和标准管理 7 大领域 23 个研究方向,启动 200 余项科技创新项目,包括酿造原料的品种选择和品质保障,茅台区域环境承载量以及研究微生物种类、功能和协作等。在 3 至 5 年内,茅台计划实现知识产权产出 200 件,成果转化率达到 20%,打造 2 至 4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力背后的人才保障,茅台加强顶层设计。今年,茅台集团党委积极制定了人才引育用留相关计划,以《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体系和创新高地建设的意见》继续实施 “五项计划”,推进 “四项工程”,明确提出到 2025 年,茅台人才资源总量将增加到 2.1 万人、科技创新核心团队建设达 300 人的目标。开展人才 “引、育、用、留”,茅台通过 “带头人”“传承人”“接班人” 形成茅台人才体系和梯队,推动 “把茅台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白酒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的战略落地。每年的 “谷雨” 被茅台设立为 “人才日”,表达了茅台 “求贤若渴” 的追求。
平台创新背后茅台不断突破。1 月 1 日,茅台 “巽风数字世界” 正式开启,上线第一天用户数超 55 万,第二天即突破 100 万注册用户数。“巽风” 再造了数字空间中的茅台全产业链,被赋予 “数实融合” 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使命,不仅为一枚聚焦 “增长” 的动销利器。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从经营市场到经营数据,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生态——在巽风数字世界中,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技术应用再造了美的文化、美的体验、美的创造,凸显了茅台在数字化转型中谋求的长期价值。目前已有注册用户 300 万、日均活跃用户超 27 万。频繁的互动,也让巽风数字世界成了茅台集团链接外部资源的一个流量入口,未来还将打通与 i 茅台的价值互换。

“巽风将把千亿茅台在数字世界再做一遍。” 丁雄军在集团 2023 年度市场工作会中提出,茅台将构建集团一盘棋的大市场生态,以 “美” 的战术横纵联动,推动 “美” 的动销。
坚持科学传承美、科技创新美,让传承的越来越传统,让创新的越来越现代,在 “变” 与 “不变” 中追求极致的平衡之美。今年的科创大会上,丁雄军再次聚焦茅台集团的科技创新,深入阐述了茅台科技创新及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聚焦平台、项目和人才 “三驾马车”,茅台以科技增能、数字赋能加速茅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奋力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目标阔步前进。
“大集团一盘棋,产业链一条心”。茅台集团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被定在每年春分举办。在这个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节气中,也是茅台坚定 “白线” 发展道路的新征程,铸就为茅台之美的源源动力。
(推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