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 “全画幅”|索尼 α7 系列
2013 年 10 月,索尼正式发布了全画幅微单相机 α7,小巧的机身一改当时全画幅相机笨重的印象。除了小巧便携的优势以外,α7 在性能上的表现还存在操控性差、续航短等问题。
但作为全新品类的开创者,很多摄影师还是从中看见了 “未来”。而在随后的时间里,索尼通过技术的革新相继推出 α7 II、α7 III、α7 IV,不断完善的功能和 “黑科技” 的加入,让该系列拥有了均衡的性能、兼顾摄影和视频录制。
我为什么一直坚持使用索尼全画幅微单进行创作?
从第一代的 α7 讲起,当时是全世界为数不多主流相机品牌机型可以实现实时取景的全画幅相机,这非常重要,我是一个对色彩和曝光非常敏感的摄影师,所看即所得可以让我高效完成参数的设置。
翻转屏的设计可以让我有更多的角度创作,另外小巧的机身非常适合经常全世界攀山越岭的我,还有能够即时传送照片到手机,这些功能放到现在来看不算什么,但是在 10 年前,可以说都是划时代的里程碑。
过去十年,我们风雨同路。未来的十年,好多个十年,我们,依然并肩作战。加油吧,我的索尼!
索尼 α7 II 的脸部识别、眼部对焦功能,使得人像拍摄的对焦变得非常的轻松和准确,这是对焦技术上的突破。主流的 2400 万像素结合实惠的售价,也让对微单抱着怀疑态度的摄影师有了尝试的意愿。
我喜欢索尼的 “激进”,每一次的产品迭代都有足够的吸引力。并且,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一大步,一大步的迈进。直接推翻了沉闷的单反时代,革新了相机市场。
在索尼全画幅微单十周年之际,我想对索尼说:“曾经的屠龙少年,莫要忘了初衷。更激进一些吧,我愿意为新功能买单。”
索尼 α7 III 作为入门级全画幅相机可以有强大的对焦能力和不错的连拍速度,是我从未想到的。像 FE 85mm F1.4 GM 这类大光圈镜头,以往在别的机身上对焦不算轻松,但在 α7 III 上仿佛换了个 “人”,拍摄人像、宠物时对焦都变得更加轻松。
索尼 α7 III 拥有 2400 万的像素,可以满足很多拍摄场景的需求,而且提供了优秀的高感能力,非常适合当时热衷于星空拍摄的我,加上索尼优秀的 G 大师定焦镜头群,让它成为了我星空创作的不二选择。即使后来有了更新的机身,α7 III 退居二线后,我还将它改装为天文相机,继续辅助我的拍摄创作。
今后,希望索尼不断推出高性价比的微单相机和镜头,帮助摄影爱好者入门和进阶变得更轻松简单。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视频拍摄需求,在用了多年 α7R III 后,我又把 α7 IV 抱了回来。习惯了 α7R III 的小巧,α7 IV 拿在手里的感觉会更 “憨厚”。而在用了一段时间后,明明是后来者的它,也确实给了我 “憨厚可靠” 的老大哥感觉。
索尼 α7 IV 的侧翻屏对于拍视频来说特别方便,3300 万像素也可以很好的兼顾照片和视频,对焦一如既往 “很索尼”,很快、很准!当相机足够顺手,再加上三脚架、麦克风,等等配件,我就可以做到拍摄不求人,一个人就是一个 “小团队” 啦。
希望在未来,索尼再多来点黑科技,就像十年前 α7 的横空出世,给我们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