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照片丨国社之镜·世纪光影——图片里的中国 ⑨

读照片丨国社之镜·世纪光影——图片里的中国 ⑨


绿水青山

生态兴则文明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变天地宽,今天的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沧桑巨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神州大地的山川样貌,映射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列车行驶在包兰铁路上,治沙工人在固定流沙的草方格中栽种沙生植物。(1961 年 11 月 8 日发)新华社发(李福铸 摄)

点评:棋盘般的草方格铺满沙丘,劳动者散落其间,远处火车冒出的浓烟填补画面空白,与前景形成强烈呼应。

2010 年 9 月 16 日,位于浙江长兴县的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长兴电厂根据政府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定向爆破拆除了两个 90 米高的冷却塔。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点评:被定向爆破的巨型冷却塔如同被撕揉的纸壳,轰然倒塌,给观者带来视觉冲击。

2017 年 11 月 23 日,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科研人员在四川贡嘎山西坡采集植物样本。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点评:人物身姿在斜阳下引人注目,薄雾中的雪山白云成为低饱和度的背景,画面层次丰满,色彩多样。

2023 年 8 月 3 日,游客在浙江湖州安吉县鄣吴镇利用废弃矿山改建的漂流点体验空中漂流。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点评:绿意盎然,水道蜿蜒,生动诠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

2022 年 7 月 12 日拍摄的贵州贵阳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一角,城市与公园已融为一体。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点评:低角度光照勾画景物轮廓,城市与森林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的协调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美。

2022 年 3 月 15 日,游人在湖北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屏山旅游景区体验 “悬浮船”。新华社发(覃涛 摄)

点评:碧水清澈,一叶小舟仿佛漂浮空中,高角度光源使船倒影被投射至水底,吸引观者尝试一探究竟。

2021 年 3 月 1 日在四川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北川小寨子沟片区用红外相机拍摄的野生大熊猫。新华社发

点评:大熊猫冒雪前行的姿态生动呆萌,令人倾心。

2021 年 5 月 11 日,在湖北宜昌,长江江豚在水中嬉戏。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点评:江水碧波荡漾,成为色彩单纯的底色,画面充分留白的同时,精彩捕捉 “长江精灵” 江豚在水中游弋的自在与优美。

2023 年 5 月 29 日,在青海可可西里,一群雌性待产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过往车辆停车为它们让行。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点评:长焦镜头对景深的压缩虚化了背景,虚实纵横的画面构图舒适,故事感人。

2021 年 6 月 7 日在云南昆明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拍摄的野象群。新华社发

点评:大象回家事件中的经典画面。山野绿植 “框住” 酣睡的野象群,绿水青山间,这群人类的 “朋友” 流连忘返。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读照片丨国社之镜·世纪光影——图片里的中国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