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徕卡 LFI 小米特刊,让更多作品被看见
2025 徕卡 LFI 小米特刊
今日发布
与徕卡 LFI 杂志合作的第三年
小米始终坚持人文审美
不遗余力让更多优秀的作品和创作者被看见
在影像新时代
用移动影像延续徕卡百年影像文化
2025 徕卡 LFI 小米特刊
将带你回顾 2024 小米徕卡影像大赛获奖作品
获奖者及评委独家访谈
以及国内外大师撰写的专题文章
等待您的解锁
感谢所有创作者为我们讲述的动人故事
优质的创作者是推动移动影像不断前进的动力
好的作品是影像文化中永恒的主角
精彩内容抢先看
让我们一起走进 2024 小米徕卡影像大赛组图金奖获奖者刘煜辰背后的创作故事。
2024 小米徕卡影像大赛组图故事奖金奖作品《这里音乐不息》,记录了作者的家乡——贵州正安县,因发展吉他产业而发生的变化。作者非完整的叙事表达方式,为看作品的人带来许多诗意的想象空间。
彼时,刘煜辰刚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收到来自各方的祝贺。他是年轻率真的创作者,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喜悦之情,却仍然怀着赤子之心,说出那句——“我相信家乡是每个人的第一灵感源泉。”
以下为访谈内容:
最开始是怎么想到拍摄这个主题的?
正安吉他产业始于 2013 年,2015 年被授予 “中国吉他制造之乡” 称号。因为吉他产业,家乡有了强烈的音乐氛围,车间工人、销售员都能拿着乐器露两手,每年也在举行大大小小的音乐比赛。
前几年回老家的时候,我注意到正安高速到站口有巨大的吉他广告牌,正安县城里有了吉他广场,这些引发了我拍摄这个主题的想法。
作品似乎没有像传统纪实摄影那样追求相对完整的叙事,你的表达更像是碎片式、片段式的,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怎么考虑的?
我采用一种非完整的叙事表达方式,并且在拍摄过程中想到远和近的结合,有意去拍摄刻画小细节,比如墙上的花生。
我想让我的表达更加立体丰满,让这些碎片带来一些诗意的遐想。
你自己也有出现在镜头里,沉浸在家乡 “音乐不息” 的氛围里,为什么会有这个设计?你本身喜欢并擅长吉他吗?这是不是也跟从小耳濡目染有关?
我自己一共是出现在镜头中两次,一次是世界地图前的人影,另一次是坐在床上抱着吉他,设计自己出现在画面中是想让整组作品跟我个人的情感和梦想相结合。
我本身对吉他并不太擅长。我父亲在我 7 岁的时候教过我一段时间,但我那时候调皮顽劣,学不进去,只记住个 1645 吉他和弦。虽然不太擅长吉他,但我十分喜欢古典乐和电子乐,我会参加我喜欢的电子音乐制作人的演出,也计划学习音乐制作。
严明老师评价作品 “克制节约”“图像语言甚至放弃了 ‘高清’ 的美学,像是一部用方言陈述的低成本文艺短片”。你在图片的选择和编辑上是如何考虑的?
我在图片选择上放弃了那些过于确定和单张过于精彩的照片;我常常会把图片在手机上缩小比例观看,如果一张照片不能让我静静观看很久,我就会把它剔除或者换掉。
在图片的编辑上,我在吉他产业园参观的时候,发现车间里以及厂区周围都能看见漫天飞舞的木屑残渣。木屑尘烟和贵州山间的雾气很相似,所以,我把整组作品降低了锐度,增加颗粒度,增加黄色,去贴合木屑尘烟环绕整个小镇的感觉,放弃了 “高清” 美学。
通过作品简介,可以看出你对家乡吉他产业的兴旺发展感情有点复杂,既享受,又担忧环境问题。这种复杂的感情,源于哪里?故乡的人事物,对你创作的影响是什么?
我的家乡是石漠化灾区,庄稼难种,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在又是吉他这些弦乐器的产业基地,或多或少都会对生态造成影响。
每次只要跟着父亲回老家,他就会跟我说他十八岁时在家门口种下的那棵大树,现在那棵树已经三十多岁了,在那棵树的周围,几乎都是才十几岁的小树。应该说,整座山只有我父亲种的那棵树是最老最粗的。
另外,小时候我在老家有很多玩伴,长大后他们有些结婚生子,有些外出打工,有些仍在考研,还有些像我一样在坚持着梦想。
这些经历,让我想创作出一个前途处于迷雾之中的故事。我组图中描绘的是一个迷雾中成功的县城吉他产业,但是我们这些县城青年呢?可能部分人在迷雾中寻着吉他的旋律穿过了迷雾,但还有部分人被困在了迷雾中。
每个人的境遇都不相同,迷雾是一个大家都会经历的阶段,正安通过吉他产业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我也希望仍在迷雾中的青年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后续,我还会继续创作与家乡有关的主题,我相信家乡是每个人的第一灵感源泉。
2025 小米徕卡影像大赛
投稿进行中
上传你在今年拍到的精彩照片
下一个登上徕卡 LFI 小米特刊的或许就是你
投稿渠道
登录小米官网进入 “小米影像” 专区
小米手机用户可使用「一键上传」功能投稿
活动时间
投稿期:2025.2.27-10.20
评审期:2025.10.20-11 月
获奖公示:2025.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