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聚莫干山:解码品牌引领 “中国制造” 新征程
初夏的莫干山,竹海翻涌,创新潮动。被业界视为 “品牌达沃斯” 的盛会——2025 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如约而至,于 5 月 9 日至 11 日在浙江德清举办。
聚焦 “品牌,让世界更美好” 主题,与会企业、专家学者、机构代表等将通过近 50 场活动,共同探讨品牌建设如何引领 “中国制造” 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制造升维:从 “低质廉价” 到 “数字引领”
从无到有,零部件在生产线上 “转上一圈”,一台全新的空调便被生产出来……在格力电器智能工厂,全负荷运转的生产线平均 15 秒可以下线一台空调。
格力电器(珠海金湾)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公司从销售下单到产品设计、采购、排产,再到客户服务,全流程实现数字化管理,使得管理效率提升 50%,生产制造效率提升 100%。智能制造让工厂更高效的同时,质量也更有保证,每一台空调从物料采购到流水线生产,再到交付,要经过 800 多项质量检测,一样靠 “5G+人工智能” 检测平台来完成。
智能工厂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了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共有 235 家工厂入选。这些智能工厂覆盖超 80% 的制造业行业大类,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 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 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 50.2%,碳排放平均减少 20.4%,提质增效降碳成效显著,代表着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长期以来,在不少海外消费者的认知里,“中国制造” 代表的是低质与廉价。如今,品牌建设正在引领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中国制造’ 正在显著改变低质廉价的形象。我们看到,中国企业正在成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和创新巨头。” 比亚迪汽车墨西哥经销商赫克托说。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 65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超过 42%,增速保持在 9.8%。在此背景下,品牌竞争已从单一产品转向生态构建。华为鸿蒙生态系统连接设备突破 8 亿台,比亚迪 “云辇” 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技术专利输出 12 国……数字基因正在重构品牌价值坐标系。
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子富说,中国品牌正实现从 “全球供应链枢纽” 向 “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的战略跃升,以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双轮驱动,开创产业发展新范式,为全球商业文明演进注入中国智慧。
文化破圈:东方美学重构全球消费叙事
良渚 5000 年前先民的日常食材,被做成水杯卖出 20 多万个,还拿下四项国际大奖。最近,一只外形如同葫芦一般的水杯走红,不少网友背着它走南闯北。“90 后” 张涛从良渚古城遗址中看到的 “良渚先民以葫芦为食” 找到灵感源泉,把这种既是食材又是容器,更是东方文化中 “逍遥江湖” 的象征开发成产品卖到了全世界。
这种 “传统美学+新兴消费” 的化学反应,成为中国品牌走出去的重要竞争力,品牌的文化属性正在超越地理边界,中国品牌通过独特的东方美学展示,重构全球消费叙事。
近日,一个中国品牌在美国、英国的商场、街边排起长队,拍摄者 “追踪” 了半分钟才发现是泡泡玛特海外的新店开业。这个在中国生长的潮流玩具品牌,正在收获全球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类、消费类品牌。据透露,2025 年该企业营收同比增长有望超过 50%,达到 200 亿元;海外营收同比增长有望超过 100%,达到 100 亿元。
文化的力量在潜移默化地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带动全球新的消费热潮,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好感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2024 年中国品牌全球信任指数》报告,中国品牌在全球的信任度过去三年增长了 14 个百分点,尤其是在发达市场,中国品牌的信任指数呈稳步上升态势。
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副总裁陈晓芸表示:“在新的消费语境下,潮玩已经成为文化创新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泡泡玛特希望用潮玩 IP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让传统文化赋予潮玩更多温度。未来,我们会继续通过潮玩创意设计构建对文化的全新表达,让更多全球消费者感受中国品牌的力量。”
责任进化:可持续性成为品牌 “新基建”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力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 的时代浪潮下,正泰集团迎来绿色发展里程碑——其温州大桥园区、智能工控园区、量测园区、上海诺雅克园区、物联技术五大园区,正式通过国际组织碳中和及零碳工厂双认证。
早在 2023 年 10 月,正泰集团就发布了《碳中和白皮书》与 “零碳宣言”,明确 “2028 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含碳抵消)” 目标,将绿色转型纳入企业核心战略。通过老旧设备淘汰、生产工艺优化、电机变频改造、余热回收利用、智能控制升级等措施,从源头降低生产能耗,以 “零碳工厂” 建设为抓手,构建零碳制造标杆。
不仅是正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兼顾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治理结构的完善,中国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吸引了全球目光。
乌拉圭萨达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圣地亚哥介绍,公司从 2007 年开始寻找中国品牌,2009 年与比亚迪签署了第一份经销商协议,目前电动汽车占乌拉圭汽车市场的 14%,这一比例中,比亚迪新能源车超过了 50%。
“这意味着中国品牌正引领乌拉圭汽车市场的绿色革命,中国的公司就像一台发动机,推动着全世界发展。” 圣地亚哥认为,成本已经不是中国品牌走向海外最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集成到产品中的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中国品牌因此越来越有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4 年 A 股上市公司 ESG 报告披露率达 47%,较十年前提升 39 个百分点。受访专家表示,未来品牌的较量,本质是标准话语权的较量,中国在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的标准输出,正在重塑全球产业规则。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如申认为,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文化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了多元化的全球产品形象。
夜幕降临,莫干山会议中心外的 “品牌之光” 艺术装置亮起,由多家中国企业 Logo 组成的星河,与满天繁星交相辉映。这恰似中国品牌的发展之路,从点点星火到璀璨银河,如今已照亮更远的征途。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