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索尼:黑科技赋能影像未来,微单十五年共创新高峰

专访|索尼:黑科技赋能影像未来,微单十五年共创新高峰

2025 年 5 月 9 日,在浙江德清举行的 “2025 影像产业发展论坛” 上,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影像方案市场部高级总监李暾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黑科技助力影像新未来》,围绕索尼微单十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技术创新进行了系统分享,展示了索尼在影像领域不断突破边界的探索与成就,并接受了主办方的专访。

2025 年是索尼微单发布的 15 周年,在这 15 年来索尼是如何与创作者沟通以更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有哪些您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或技术创新?

在过去 15 年里,索尼始终将 “与创作者同行” 作为我们品牌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通过多种形式与各地的影像创作者保持紧密沟通,比如通过 PRO Support 这样的专业支持服务,为摄影师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持和产品反馈渠道;同时也在现场活动、摄影展、影像讲座及线下体验营等活动中,聆听来自专业用户和爱好者的真实声音,像机身操作逻辑、按键布局等很多细节的地方,其实都在交流中优化出来的。同时,我们也鼓励创作者在平台上分享作品和心得,一起推动内容生态的发展。这种持续的互动,不仅能让我们的产品更贴近真实使用场景,也不断激发我们在技术上的突破。

回顾 15 年的发展历程,索尼相继推出了多款里程碑意义的产品。2010 年首款微单相机问世,掀起紧凑轻量化专业影像的序幕;2013 年,Alpha 7 的诞生将全画幅无反相机推上历史舞台,为专业影像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随后推出的 Alpha 7R V 是我们首台搭载 AI 智能芯片的微单,具备先进的主体识别功能,也带来了新一代对焦性能,可以说将双影像拍摄带入了一个新时代;而新一代速度旗舰 Alpha 9 III,搭载了首款全画幅全域快门传感器,能够捕捉每一个决定性瞬间,打造了摄影创作新高度。

截止目前,索尼微单系统已形成 8 个产品系列、80 支 E 卡口镜头,包括 22 支 G 大师镜头、以及数字音频麦克风、TOUGH 系列存储卡等配件产品,这些产品矩阵展现出我们在画质、智能、速度等多维度持续演进的卓越实力,满足从专业创作到内容消费的多元拍摄需求。

正是这一开放且以用户为中心的沟通机制,使索尼能够不断迭代创新,与影像创作者的需求保持高度契合,也成为我们走在影像行业前沿的重要动力。

随着全画幅微单的广泛普及,您如何看待它对创作方式带来的变化?索尼又是如何通过产品和生态布局满足不同创作者多样化的需求?

全画幅微单系统这些年确实在行业中已经广泛普及了,我们也能看到它正在悄然改变许多影像创作者的工作方式。它将强大性能、轻便的机身等功能点融为一体,是可以让创作者更轻动、更自由的创作,特别是在新闻、体育、生态、日常等多元化场景中,已成为越来越多创作者的首选工具。其实现在像美联社、英国及爱尔兰的 PA Media Group 以及美国路透社等不少海外知名媒体,均已将索尼设备作为指定器材。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也大量采用索尼产品。这说明微单带给他们的,是更紧凑的机身,方便他们随时移动的同时也能有高画质表现,同时对焦更快。

此外,我们也一直在根据不同的创作场景来完善产品体系,从入门到专业,都有对应的产品线。例如在体育和生态领域,Alpha 9 III 可实现每秒约 120 张无黑屏高速连拍,Alpha 1 II、Alpha 7R V 等也在高像素与 AI 智能对焦上具备显著优势,搭配我们的超长焦镜头,可以很好的支持用户抓拍高速、远距、瞬时动态等画面。而对于年轻用户与摄影爱好者,我们也有像 Alpha 7C II 这样的机型,小巧轻便,还具备丰富的创意功能,配合多种滤镜与 AI 辅助体验,成为轻松创作的理想之选。

索尼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以回应年轻创作者多样化影像需求。您能分享一下索尼是如何倾听创作者声音,并将反馈融入产品和服务升级的?

我们一直是把用户的声音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深入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真实需求与使用痛点,并制定相应的产品方案和市场策略。在同年轻创作者的互动中,我们发现,他们更关注出片效率、操作便捷性及社交媒体分享的体验。针对这些需求,索尼在产品的功能设计上做了不少优化,比如推出了具备丰富创意外观滤镜的产品、完善了竖屏拍摄功能界面,让大家无需过多后期即可快速出片和分享。而且,我们的 AI 智能芯片可以在动态场景中提供更精准的实时对焦,确保用户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此外,我们也面向耳机爱好者和社交达人推出设计独特、音质出色的产品,还同泡泡玛特 Dimmo 等知名 IP 合作,赢得了大量年轻用户的喜爱与共鸣。同时,我们也积极支持内容创作生态,与北京摄影周、FIRST 青年电影节、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等机构合作,去扶持更多年轻创作者,为他们提供展示和成长机会。

在产品层面,索尼已经构建了一条比较完整且覆盖多层级的产品线。从面向入门级用户的 ZV-1F、ZV-E10 系列,到兼具专业性能与便携性的 Alpha 7C II 等机型,满足不同创作阶段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多元化的产品定位,持续赋能创作者,让更多人通过影像自由表达,释放创意潜能。

近年来,索尼影像技术在多项应用场景中不断拓展并取得广泛关注。您能否分享一下索尼目前在哪些领域展开了布局?未来还将在哪些方向持续发力?

我们一直相信,技术的价值不只是突破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能为创作者带来什么。因此近几年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在积极拓展影像技术的应用,希望可以全方位赋能创作者发挥才华,记录和传递那些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

例如在生态摄影领域,我们推出了多款高性能机型,包括支持约 120 张/秒无黑屏连拍的 Alpha 9 III、搭载先进的 AI 智能芯片的 Alpha 1 II、高达约 6100 万 像素的 Alpha 7R V 在内的多款产品,配合超长焦镜头,满足用户在野生动物、鸟类拍摄中对速度、清晰度与对焦精准度的高要求。

那在体育影像领域,我们也积极推进与国际体育组织的深度合作。目前,索尼已与世界田联签署正式合作伙伴战略协议,并在世界泳联系列赛事、国内的超级足球联赛等重要赛事中广泛应用了索尼影像技术。除了支持摄影师外,我们也在赛事转播、裁判回放等环节提供了很多解决方案。

当然,我们也很关注日常内容创作者的需求。比如,像 Alpha 7C II 这类小巧轻便的产品,具备多种创意外观、滤镜,同时也有 AI 方面的一些提升,兼顾轻便与表现力,能为摄影爱好者的日常拍摄提供非常好的体验。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拥有 80 支原厂 E 卡口镜头,构成了一个灵活强大的影像生态系统,为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创作空间。未来,我们也将继续秉持 “助力创作者” 的初心,推动微单系统与镜头生态的持续发展,赋能更多创作灵感的落地与实现。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专访|索尼:黑科技赋能影像未来,微单十五年共创新高峰

评论

匿名用户